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编户
烈正在带领骑队日夜巡视进出铁峰郡的大小道路,张网拦截从白山郡和沃涅郡进入铁峰郡的哨探。

    温特斯签发了[封锁令]:未经驻屯所批准,任何人不得离开铁峰郡,任何人也不得进入铁峰郡。

    他要尽可能把铁峰郡藏在迷雾里面。

    而温特斯当下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城外的流民营地,他甚至吃住都在流民营里。

    巴德大部分时间都留在城内,负责处理热沃丹的大小事务。

    至于理查德·梅森上尉,作为军衔并列第二高的军官,梅森学长整日不见踪影,每天大清早便骑马出城,入夜才回来,据说是在寻访铸钟匠。

    ……

    流民营地,气氛肃杀。

    大批逃难农民来到热沃丹乞讨,而热沃丹不允许流民进城,只在城外每日放粥,甚至临时修筑城墙以阻挡流民。

    守在城外的灾民用几根木棍支起帐篷勉强住下,他们越聚越多,最终自然形成一处巨大、肮脏又泥泞的营地。

    这所谓的营地,根本没有营墙或是“边界”这种东西。

    但是现在,它有了。

    莫里茨和堂·胡安攻入热沃丹之后,第一时间派兵控制住了流民营。

    巴德抵达热沃丹之后,更是加大了对流民营的控制力度。

    原本没有边界的流民营地,如今周围有两圈用木桩、绳索围成的“墙”。

    两圈墙之间大约有六米的间距,披坚执锐的士兵在其中巡逻。

    任何擅入两墙间空地的流民都将被处以鞭刑,再犯绞死——这是巴德亲自制定的规矩。

    “不准逃!不准吵!发粥时不准抢!”这是巴德给流民们定的三条规矩,而惩罚手段很单调,只有两样:首犯三鞭、再犯绞死。

    空地的木桩上挂着的尸体,就是最直白的警告。

    连安德烈和堂·胡安都感觉巴德做得太过头了,更别说是温特斯、莫里茨和梅森。

    但是巴德坚决要这样做。

    罗纳德少校拿流民没什么好办法,他挑选年轻力壮的男性当兵,剩下的就扔在城外,每天发放一些煮了又煮的麦粥。

    他只是在拖延。

    而温特斯和巴德,要彻底解决问题。

    ……

    “叫什么?”温特斯头也不抬地问。

    面前的逃难农夫战战兢兢地回答:“彼得。”

    在彼得身后,衣衫褴褛的灾民排成长队,看不到尽头,一直延伸到流民营地深处。

    倒不是他们自觉排队,而是鞭子和棍棒打在身上太疼。

    听到农夫自称[彼得],温特斯头痛欲裂,因为这是他今天遇到的第十四个彼得。

    也是没办法,从平民百姓到王公贵族,人人都是翻来覆去地用那些常用名。

    更别说有些教会贵族还会限制选择,规定属民必须从经书里挑名字。

    许多农夫一生都不会离开他们的小村庄,人口有限,名字重复也没什么。

    但是温特斯现在要[编户齐民],名字重复便成为困扰他的大问题。

    好在他已经想到办法。

    “你是哪个镇、哪个村的人?”温特斯问农夫。

    “清风镇。”农夫小声回答:“石壁村。”

    他不敢大声说话,因为流民营实施军法,严禁喧哗。

    谁敢大声吵嚷,立刻就会被抓出去抽鞭子。

    全靠这般酷烈手段,不到三百的士兵才暂时压制住人数几十倍于他们的流民。

    这不是长久之计,温特斯必须赶在爆炸前泄压。

    看着面前的农夫因为常年劳作而晒得黝黑的面庞,温特斯无奈道:“你长得黑,你就叫彼得·布莱克[Pete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简介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目录 > 第二十一章 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