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地理志(联盟篇)
[陆地与海洋,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之间,但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我们只属于我们自己]

    ————————————

    历史概述:

    在塞纳斯湾,维内塔的历史仅次于山前地,她是上古时代移民建立的第二个殖民地,而她繁荣兴旺的历史则要远比“表亲”悠久。

    不过,今天的维内塔共和国的首都——海蓝,并不是最先兴起的城市。

    维内塔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是亚德里亚,其次是阿奎利亚。海蓝、弗若拉、百花城等等并不在其中。

    海蓝坐落在潮汐三角洲的潟湖中央,建立在深陷烂泥的橡木桩构成的地基之上,四面环水。海蓝人最初只不过是渔民、晒盐工人和驳船船夫,除了盐和鱼,她什么都不能生产。然而,动荡时代和黑暗时代的到来给了海蓝崛起的机会。

    位于海岸平原的亚德里亚最先沦陷,坐落在奔流河冲击三角洲的阿奎利亚紧接着被蛮族夷为平地。

    凭借易守难攻的地形,海蓝幸存下来。同时,她庇护了大批古帝国的遗民,这些逃难者也将人力、财富、技术和思想带给海蓝。

    从此,海蓝给自己加上了“最尊贵”的头衔,向着海洋更深处进发。

    除了渔获和食盐,海蓝几乎什么都不能生产,她没有农产品、没有畜牧业,她仅有的技能便是航海和运输货物,因此贸易就对海蓝人而言至关重要。

    这使得海蓝人的行为表现出两极化:一方面,海蓝人在进行商业活动时从不考虑道德因素,他们自认能与任何人做交易,哪怕是异教徒和野蛮人;

    另一方面,背井离乡的艰苦生活和饱受歧视的海蓝商人身份使得海蓝人因为共同的情感而精诚团结。这种团结催生出纯粹的爱国主义——海蓝从来不缺少爱国者。这种团结也催生出自律和公平,就像一艘船上的全体船员不分贵贱都要面对大海的危险。

    在黑暗年代,海蓝迅速成为泛维内塔地区最大的商业城邦,并在近千年的时间中保持着优势。

    哪怕是在“再征服”时代,面对艾莱克修斯大帝的兵锋,海蓝也不曾放弃自身的独立地位,最终迫使大帝接受“称臣不纳贡”的名义效忠。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旧的王朝衰败、新的王朝崛起。泛维内塔地区逐渐孕育出新的商业城邦,例如百花城、弗若拉。

    新王和旧王之间总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新兴城邦和海蓝也是如此。商业竞争最终演变为军事竞争,泛维内塔地区随即进入旷日持久的“城邦战争时代”。

    而作为诸城邦名义上的共主,帝国默许了城邦战争的发生。因为低烈度的城邦战争不仅可以削弱维内塔地区不听话的自治城市,最终还会拱手将神圣的量裁权交给皇帝。

    皇帝的预感是对的,海蓝能够打败其他城邦,却无法消灭他们。热斯里亚和百花城的军队也曾一度兵临海蓝城下,但最终未能攻破潟湖。

    泛维内塔地区的城邦战争打打停停,诸城邦结盟又毁约,一切都朝着帝国的预想发展,直到“山前地大起义”的爆发。

    最初,包括海蓝在内的维内塔诸城邦并未站在起义军一方,仅持观望态度中立,并通过向战争双方同时出售物资、提供服务赚取利润。

    直至“屠夫”阿尔良公爵兵败身死,第一次讨逆战争失败,海蓝才正式决定把筹码压在山前地人身上——大部分维内塔城邦则选择继续观望。

    在海蓝的全力支持下,塞纳斯联军最终击败御驾亲征的疯皇理查,获得完全的胜利。

    而当建立一个统一的维内塔共和国已经迫在眉睫的时候,借助联军的压倒性的力量,海蓝轻而易举便说服了所有不愿俯首的城邦。

    从一城到一国,尊贵的维内塔共和国就此启航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简介 >钢铁火药和施法者目录 > 地理志(联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