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
道。
凌初夏自打开始摆摊以后,每天出摊前都会多做一点儿串串,临走前分送给左邻右舍,有时候碰到他们各家的小朋友,还会请他们喝上一瓶汽水。
靠着这些吃的喝的,凌初夏跟左邻右舍的关系一直相处融洽,平时有点什么事也都乐意帮她搭把手。
住左边的秦阿姨点头说:“是啊,我都听清楚了。”
“威胁个屁!凌初夏找人砸了我三妹的摊子,本来就要赔钱!”杨玉从屋子里冲了出来,满脸凶光。
胡奶奶捂着胸口大惊小怪:“这不光威胁人家小孩子,现在还冤枉人!我都听说了,杨霞被人砸摊子,是因为她给人吃了发臭的串串,全厂人都知道!”
凌大军愣了一下,开始盘算要怎么说,但杨玉已经忍不住了,冲上去就跟几个女性邻居吵了起来。
凌初夏趁他们吵的不可开交,问隔壁家借了一辆自行车,一溜烟骑走了。
杨玉正在吵架的兴头上,也没注意凌初夏人不见了。
等她吵完架,才发现凌初夏不见了。
“凌初夏人呢?这坏种居然逃跑了!”杨玉气得脸都绿了。
一个邻居嘲讽道:“你骂凌初夏是坏种,那你这个生出坏种的人又是什么?这不是把你自己都骂进去了吗?”
于是战场立刻转移,杨玉又开始换人吵了起来。
吵了差不多十几分钟,三辆自行车突然一起骑了过来,打头的就是凌初夏,后面跟着两个穿制服的民警。
“警察同志来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杨玉登时打了个哆嗦,转身想跑,却被胡奶奶她们给堵住了。
凌初夏带着民警在自家门口下了车:“警察叔叔,就是这两个人威胁我、冤枉我,找我要几百块钱。”
好巧不巧,那个年纪大的民警就是之前接触杨玉的。
他看着杨玉,忍不住喝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时候,凌奶奶才从屋子里走出来,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向两个民警说了事情的始末。
凌奶奶年纪大了,人长得慈眉善目的,两个民警听完,都不免充满了同情心。
“老人家,您别哭,来,坐下喝杯水。”年轻民警把凌奶奶扶着坐下,隔壁邻居又送了一杯凉白开过来。
老民警说:“杨霞人呢?被砸摊子的时候为什么不报警?”
“杨霞在我家里。”凌大军这回倒是老实了,对着警察,他怕丢饭碗。
“把人喊过来!”
凌大军赶紧回家去喊杨霞,杨霞却死活不愿意出门,躺在那儿装死,最后还是两个民警过去了一趟。
一大帮邻居也簇拥着凌初夏跟凌奶奶跟了过去,有警察在,杨霞也不敢冤枉人了,直接承认错误,说这事儿跟凌初夏和凌奶奶无关。
“那你为什么要冤枉人?”老民警喝道。
“她们赚那么多钱!帮我这个亲戚还点钱怎么了?警察同志,您是不知道,凌初夏那个串串摊,一天能收八十块钱!我亲眼在旁边看着数出来的!”杨霞爆出了一个惊天大料。
围观人群登时被惊呆了,一天八十是什么概念?那一个月得多少钱啊?
连老民警都愣了一下,凌初夏立刻大声道:“我的串串摊每天买菜买肉买骨头买竹签的成本就在几十块,还不算我前期花钱买的三轮车、煤球炉、锅碗瓢盆。我确实赚了一点钱,但这些钱都是血汗钱,而且赚的并不多,扣除成本后每天实际收入只比他们上班强一些。但我早上五点钟就要起来买菜,上午下午都在家里处理食材,傍晚出去摆摊,每天左邻右舍都吃完晚饭了我们才到家。我们这么辛苦,比上班多挣一点钱难道不是应该的吗?而且我的父母不养我了,我一个未成年人,还要读书,我自己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