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九零章连锁反应
光,后面全部称谓缅甸,仰光)之外,其余的地方都已经放弃了渗透和经营,而在波斯,在卡扎尔王朝占据优势并进入德黑兰后,他们也放松了对那里的控制,所有的备战行动都已经围绕着欧洲在进行。曾经遍布全球的各大海军舰队也重新做了调整,整个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实际上就只有三支舰队了——本土舰队,地中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红海舰队东非舰队等原本就不太被重视,如今更是惨淡经营,而东印度舰队则并入了太平洋舰队的防区,用以防止太平洋海域的德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海军势力进入印度洋。

    所有的重心都在欧洲,这是优先中的优先,亚洲有些关键地方还算是次级,其余的都已经不再投入新的资源去经营了。

    这算是中国进攻俄罗斯的连锁反应吧,第一次世界大战眼看就要提前于真实历史而爆发了,缺的只是一根导火线而已。

    而各国的动员也已经全部开始,德国法国俄国都在疯狂扩张他们的陆军,世界上主要国家中只有英国,美国和中国还没有采取强制征兵体制,其他的大大小小的国家的陆军规模将很快膨胀到不得不用战争去消耗的地步。所以,我的判断是最迟在1912年,一战一定开打。而总参谋部,陆军部等军事机关的判断更为悲观,他们认为本年度一定会打起来,所以他们正在鼓动我尽快颁行扩军法案,并尽快投入战争准备。

    就这样,暂时属于军事单位的纺织部迅速组建了起来,溥英担任了第一任尚书。大量的军服被帽生产线在扩张着,军火工业的工厂更是从两年前开始就满班运作,大量的战争物资在后勤部和陆军部的监管下储备了起来。市面上的粮食布匹已经开始涨价,这也让内阁总理大臣戴鸿慈开始有些忧心。

    正好,这是一个向美国示好的机会,在动用了历年来北方积累的数千吨黄金存储中德一部分之后,戴鸿慈亲自去了一趟美国,并签署了大额的粮食购买协议,在一番努力后,新年后的民生物价水平才渐渐开始下降。

    而历年积储的国家粮仓也敞开往里面填,在有一个大洲的人口即将开始大规模消耗物资的时刻,储存再多的物资也不会是一件赔本的买卖。而且从按捺不住兴奋的军人么的举动看来,帝国迟早也要加入战争的行列,不管是扩张地盘也好,还是帮忙打架也好,帝国的军队不会一直闲着不动。

    在详细看了陆军部请求开放征兵的折子之后,我才发现他们的计划是多么的庞大,如果有需要的话,在一年内他们就可以给我将军队的规模扩大到四百万,而两年后,这个数字甚至可以达到一千万,所以,有这么大的计划,后勤部就要有这么大的物资储备量,他们的储备行动甚至从数年前王文韶还在世的时候就开始了,而到了这一年,数字缺口还有近三分之一没有完成!其中包括粮食,铁矿石,被服,军火,弹药,燃料等等,每一项都是惊人的数字,粮食现有国家储备6亿石,而这个数字在今年就要增加到10亿石,4亿石规模的收购,必然会导致粮食价格飞涨,要知道这时候全国每年的农业产出不过是78亿石左右,而农村要是再大量征兵,这个数字必然会出现下降,这时候再来个大量的收购,粮价这个事关国家稳定的东西必然会出现动荡,所以,我只能允许他们外购,而不允许在国内突然性的进行。

    从美国买回的三千吨粮食也就是才6万石,还有小半年才能运抵中国,全部靠外购的话,4亿石的量是多么大的一个运输量和资金量,后勤部这胃口也太大了。

    训斥是难免的,在让后勤部,陆军部,兵役部的人会同内阁,户部,农业部等文官们协商开了个御前会议之后,各方也大体了解了当家过日子的难处,后勤部将这个储备数字压缩到了8亿石,而陆军部和兵役部也承认征兵计划太过庞大的错误。

    这次风波让我体会到了下面很多部门都没有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光绪中华简介 >光绪中华目录 > 第二九零章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