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八零章废藩置县
    第二八零章废藩置县

    徐世昌呈进的,是军情司奉总参谋部指令拟写的一份有关英国针对中国的图谋从西线向全线转移的报告,报告指出,随着西藏和尼泊尔的异动招致北京派遣陆军进驻拉萨的结局后,在大英帝国印度事务大臣张伯伦的指挥下,他们将注意力开始扩散至中国周边任何可以利用的环节上,他们的特使利用商业活动的机会与朝鲜的一些军方人物进行了接触,在两年内,英国负责远东情报机构的荣赫鹏上校在西藏事务上犯下错误遭到国内斥责后,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东方,他先后九次以不同身份化名进入朝鲜,给予了朝鲜地方军阀一些口头上和经济上的援助。这都是在总参谋部有备案的。而且不仅仅是在朝鲜,在日本的寺内正毅派和大正国王派,都或多或少接受过英国人的援助。而且荣赫鹏每次到朝鲜之前,必然是从日本过来,去日本的次数甚至比去朝鲜的次数还要多,这种现象总参谋部军情司乃至理藩院早已有所察觉,针对性的行动也有,只是顾虑到不宜在菲律宾战争之后过度的刺激英国,所以规模控制的比较小而已。

    而谈话间歇中,电报房的急电也更加证实了英国有介入中国宗藩事务的意图和迹象,在美国举行华盛顿峰会期间,就有朝鲜和日本的某方势力打算联合派团,由英国人负责接送并直接向美国提交抗议书,要求美国在国际会议上为被中国吞并的朝鲜和日本伸冤,并且已经获得了美国国务院一个司级官员的接见,美国允诺会在适当的时机考虑两国的申诉。这是由袁世凯辖下的理藩院东海司司官,前几年从总参谋部调过去的赵秉钧刚刚从安重根口里橇出来的新供状。

    看着刚刚译好的电文,我恍然有种错失了什么的感觉,有点怔怔的将电报纸交给了徐世昌,脑子里怔怔的想着为什么罗斯福没有在私人会面或者其后的外交活动中提到这一点呢?无论是出于私还是出于公,他这样一示好,无论如何我都会对他产生些许感激,对我所判断的他要施行的计划大有裨益啊。他为什么没有说?

    而袁世凯这一遇刺,恐怕一年左右的时间不能主事,宗藩事物上少了这么个强势能员,也要增补一个会办事的人上去,这都是要头疼的问题,赵秉钧的能力我是放心的,只是近年来他一直受着打压,刚刚从总参谋部跳到理藩院去,也许我得抽空见见他才是。袁世凯喜欢收拢他那一帮,这也是我预料之中的,但是赵秉钧的调动我居然没有任何耳闻,要不是这次出了这么个大事,恐怕我还会继续不知情下去。随着袁世凯的权势越来越大,功劳越来越高,他也渐渐开始培植起自己的一帮班底来,对他的制衡和在中国加入大规模战争之前,看起来也该早早谋划谋划了。

    至于到中国参战之后,那时候也许就该帮扶帮扶他了。

    我在这一边思索着,那边厢徐世昌也放下了简短的电文,眉头锁成一个川字,看上去他也在思考着些什么。

    等了片刻,看他没有说话的意思,我岔开话题道:“这个赵秉钧,当年跟你在陕甘剿匪的时候共过事吧?朕记性有些不好了,当时沣逆好像还在?”

    “皇上记得没错,沣逆当时在西安军改,赵某是他的亲随副将,起先是由原陕甘杨督麾下主持,后来战事吃紧,沣逆调了他,皇上钦旨委的臣两下合并共缴的。”徐世昌回忆叙述道。

    我拍了拍手道:“嗯,你说的不错啊,你一说朕想起来啦,军中的哥老会,也是那之后肃清的吧?朕还记得你跟赵某通过慰亭,有什么关系的吧?”

    说实在的我的性格似乎有些多疑了,这么旁敲侧击的就是为了试探赵秉钧调动一事徐世昌为何没有让我知道,又是怎么不让我知道的,是否还牵扯到其他什么人。说起来原来我不是这么个性格的,看来身居高位久了,性格也会不知不觉的变化上少许,没办法,在这个位子上要是大大咧咧的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光绪中华简介 >光绪中华目录 > 第二八零章废藩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