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人生如戏
欲之间的彷徨、沉沦、追悔、煎熬。戏剧创作与爱欲的追逐占有了他整个的人生,而前者又远重于后者,后者只是前者的燃料。他的好友伊历卡山评论威廉斯:“他的生命都在他的作品里。”这是知言。只有了解了威廉斯对他的创作是如何的执着严肃,我们对他放浪形骸的生涯才会宽容谅解。威廉斯一生中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二十五出长戏、四十个短剧、两本长篇小说、六十个短篇小说,还有一百多首诗。他在酗酒服药的时候,不停的写作,满街追逐男孩子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写作,他明知自己的创作力逐渐衰退,但他仍然鼓起勇气,奋笔直书。他的每一天,似乎都是为写作而活的。威廉斯的健康一直不好,一身的病,但居然活到七十二岁,是创作支撑了他的生命。

    一个剧作家的生活当然是在剧场里,每一个剧本的演出,威廉斯都是全心投入的,从跟导演讨论剧本起,选角、排演,直到首演,他莫不参与。威廉斯与不少一流大导演合作过,他最钦佩的除了伊历卡山外,还有荷西?昆泰洛(JoseQuintero)。昆泰洛挽救了他的《夏日烟云》,又导了他的电影《史东夫人的罗马春天》——那是威廉斯最欣赏的一部电影,他的其他电影,他大多嗤之以鼻。威廉斯能够与几个大导演和谐相处,倒也出人意料之外,尤其是对卡山,他从善如流,主要是他们两人互相了解尊重,不受他尊重的人,他骂出来的话,可不好听。每次演出,威廉斯一定坚持他有选角权,这一点他丝毫不肯让步。戴安娜?巴里摩(DianaBarrymore)是他的好友,她出身巴里摩戏剧世家,也是当时美国舞台红演员;巴里摩极力争取《青春鸟》中公主一角,势在必得,可是威廉斯却狠心把她否决掉了,他认为她不对型。巴里摩心灰意懒,几天后自杀身亡。威廉斯很难过,但他却认为一个作家必须保护自己的作品,他的作法显然是对的,一个剧本无论如何精彩,角色不对,一定砸锅。后来杰罗汀?佩吉(GeraldinePage)饰演公主,果然光芒四射。威廉斯对待自己的剧作,确实是一丝不苟的。排演的时候,他常去坐镇,他的剧本修改又修改,有时候演员感到不胜其烦。不过他与演员倒相处得很好,尤其是女演员,像意大利的安娜?麦兰妮、泰露拉?班克赫德(tallulaBankapleton)这些熠熠红星都成了他的好友。他对她们嘴巴很甜,从来不吝称赞。后来她们发觉原来他对她们说的都是同样的一句话:“你是演我剧本最伟大的女演员!”威廉斯是在替他的女主角打气。首演日期愈近,威廉斯的脾气就变得愈暴躁不安,喝更多的酒,吃更多的药,才能安眠。有几次首演,还没等到落幕,他就逃离纽约,一个人到远远的地方躲起来了,因为他不能面对观众;他是那么希望观众喜欢他的剧,接受他的剧,他也不能承受剧评人的冷嘲热讽,他内心其实非常在乎剧评人对他艺术的肯定。《在东京旅馆的酒吧里》上演失败,他索性飞到东京去,远离美国。从编写剧本到舞台演出,其间过程的艰辛痛苦,只有参与者才能体会,但观众是无情的,后台的汗与泪他们看不到,也不会关心。每一次的演出,对威廉斯都是一项严酷的考验,而演出失败的打击,又是那般的沉重而令人沮丧。奇怪的是,威廉斯明知戏剧生涯的残酷无情,他却偏偏乐此不疲,后二十年,屡战屡败,他仍旧屹立不坠,支撑到底。做为一个剧作家,威廉斯勇气可嘉。

    有的作家生活与作品不一定有很大的关联,如果亚瑟?米勒(ArthurMiller)写一本自传,我不会有兴趣去看,最多去翻翻他跟玛丽莲梦露的那一段情。但是威廉斯他的人与文是分不开的,他的作品可以说都是他的自传,如果不了解威廉斯的一生,对他作品的欣赏会隔了一层。威廉斯于一九一一年出生在密西西比州,他的家庭是个典型的南方没落世家,到了他父亲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六只手指:白先勇散文精编简介 >第六只手指:白先勇散文精编目录 > 人生如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