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剑为犁的拉宾
径缓步而入,我抢到他们的前面, 透过取景器全神贯注于拉宾的一举一动。正当我心满意足地在拉宾眼前倒行时,一盏草坪地 灯绊住了我。我只感到原本肌肉萎缩的右腿一下子失去控制,我和我脖子上的相机一齐失去 平衡地仰面向后倒去。
就在我即将倒地的一刹那,拉宾身后貌不惊人的便衣象紧绷的弹簧扑向我,抓住我摄影 背心的前襟,将我拎了起来,整个过程全是瞬间完成的,以至我现在根本无法回忆当时的感 觉。惊魂未定的我忙不迭地向拉宾的便衣说“图达拉巴(希伯来语:衷心感谢)”,而处变 不惊的拉宾却咧开大嘴用英语告诉林大使:“我的保缥总是这样保护那些为我折照而摔倒的 人。”难怪他对我刚才的窘态习以为常。
也许是为我压惊,拉宾把为他准备的一份石斑鱼让给了我,而执行任务时连一滴水也不 喝的便衣则将他的石斑鱼给了新华社驻以色列首席记者怀成波。还了阳的我又来了劲:“我 是拉宾,他们是我保镖!”
在行将为我冗长的文章结尾之际,拉宾、佩雷斯和阿拉法特共同获得’94诺贝尔和平奖 。而他们三位都接受过我采访。拉宾获奖之后说,他获得的和平奖属于全体以色列人民,并 宣布将奖金捐献给那些献身于和平事业的人们,就象《圣经》中的骑士圣乔治。
后记
1995年11月5日,我正和一帮狐朋狗友围着火锅涮羊肉,腰问的BP机突然狂叫不止,低头 细看,一行蝇头小字说:“快听广播,你的拉宾被刺。”一时间仿佛五雷轰顶,我手忙脚乱 地摸出口袋中的松下RF--10短波收音机,慌乱中踢翻板凳险些烫着一位如花似玉的小姐。
情报是千真万确的。11月4日是犹太安息日,特拉维夫10万人在国王广场举行“要和平不 要暴力”集会。19点50分,拉宾结束讲演走向停车场时,一个名叫阿米尔的25岁犹太学生, 用一支9毫米帕雷特手枪,在拉宾背后连发四弹。其中三枪命中拉宾,分别射入脊椎、脾脏和 肺部,19分钟后敌无效,拉宾死于伊奇洛夫医院。
悲痛后的我像听到枪响的士兵,《中国青年报》值班的副总编陈泉涌打电话让我写一篇 拉宾的文章并问我能写多少,他能给我多大版面,他说一个版。《世界博览》任主编闻讯连 夜赶回办公室帮我找来我拍的拉宾照片。11
月6日拉宾下葬的同天,《中国青年报》用了一整版图文并茂的地悼念拉宾。惟一遗憾的 是没用我的标题“铸剑为犁”。
一星期前,我在中国新闻学院讲课时,有个学生问拉宾是否是和平卫士。我说我不同意 ,我认识的拉宾是位国家利益第一的公务员,是位民主国家的民选总理。他所做的一切是为 犹太选民服务,为犹太国家服务,为全体纳税人服务,至于和平还是战争都仅是现象而非本 质。基辛格在悼念拉宾时甚至提到拉宾“是勉强进入了和平进程”。拉宾从军27年身经百战 ,打败周边阿拉伯国家占领耶路撒冷,直到1990年还命令部队开枪打断巴勒斯但示威者的双 腿。
以色列的和平是通过1979年的埃以和约、1994年的约以全面和约完成的。拉宾令我尊敬 的不是和平也不是战争,而是忠于国家、忠于选民利益和勇敢真诚的职业道德。
我多次目睹拉宾会晤穆巴拉克时的情景,这是大国政治家间才有的场面,而以色列乃弹 丸小国,不得不艰辛地在大国间折冲樽俎。拉宾遇刺前还不忘为约旦国王侯赛因生日写亲笔 信,可他对巴勒斯坦仅仅是具有某种国家地位的自治。阿拉法特对拉宾夫人称赞拉宾“是一 位和平英雄,也是我的朋友”时,拉宾夫人说:“我丈夫把你看做他的和平伙伴。”伙伴不 同于朋友。
以色列有一流的1DF国防军、一流的情报部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