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5章 我们二人这一趟可真来对了(祝中秋佳节快乐)
    chap_r();    第55章    胡维虽然不通农事,可好歹也是知道,大隋农民们所用的直辕犁需要两头牲畜才方便牵拉,一天也就是三亩地左右。    而这曲辕犁一牛一人,也是一天三亩地,这效率,等于是提高了一倍。    听了一脸兴奋之『色』的管事的禀报,胡维与郑元珣不由得面面相窥,惊喜交加。    “厉害,杨叔父真是厉害,居然真的能够改良出这等节省人力畜力的耕作良器来。”郑元珣这位荥阳郑家的人已然开始在心里边暗暗的估算起来。    若是将郑家的直辕犁都改造成曲辕犁的话,相当于是节省了一半的人力畜力,耕作的成本相当于下降了至少两成。    这样的结果,不论是胡维还是郑元珣都呯然心动。胡维乃是荥泽第一大家,家中在荥泽的良田有三万余亩。    至于荥阳郑氏,那就更不用说了,郑氏在整个荥阳,足足有近十五万亩土地,单单是属于郑氏兄弟的田产,就有近五万亩,这还不算散布在荥阳郡周边的郑家的亲戚们。    土地多,自然也就对于这些能够极大的提高耕作效率的工具上心。    “杨叔父将此物献予朝庭,我大隋不知道又能够多出多少粮赋。”    “这一趟可真是来对了,那个杨贤弟,愚兄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卖给我几具直辕犁。等郑某回了荥阳,也好让家中照样对直辕犁进行改造。”    杨谦摇了摇头失笑道。“这些耕具又不值钱,既然郑兄需要,一会回了府,就让人送予郑兄。”    “这些乃是家父的心血,他研制出此物,当然希望天下皆知,早日推广,以惠及普世万民。”    能够早日将曲辕犁推广开来,对于老爹的名声就越有好处。自己苟发育就好,老爹名声越响,对于杨家而言就越稳固。    “胡兄若是需要的话,一会小弟也送你几具曲辕犁。”    正寻思着该怎么开口的胡维不由得大喜过望。    “多谢贤弟,郑兄这一抢着开口,倒让胡某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还是贤弟知情识趣啊……”    “胡兄哪里话,咱们两家的交情在这里,只要你需要,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杨谦很讲义气地道。    #####    绕过了那些正在耕耘的佃户和村民们,三人终于登上了高耸的黄河堤坝。    看着这条辽阔而又似缓实疾地向着东方蜿蜒流去的浊河,提议到河堤上来走一走的郑元珣不禁有些唏嘘。    走到了河水拍击的堤坝边缘,不顾胡维与杨谦二人讶然的目光,突然仰天高声『吟』诵起来:“赫赫华胄,昭昭世祀。玉铉高门,朱轩贵仕。比纵七叶,联晖十纪……”    杨谦虽然读了不少的古籍,可是此刻也听得有些懵『逼』,一来是风大,这二来郑元珣没头没尾的『吟』诵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身边的胡维却是一脸感慨之『色』,摇头晃脑不已。    “……人生何促。千月不留,百龄难续。溘尔朝『露』,飘然风烛。出宿不归,庶行无及。鸟归林瞑,烟生松晚。敬镌徽烈,铭之沉琬。”

    <script>show(pc_middle);</script><strong>auzw.com</strong>    郑元珣读到了这里,那越发凄冽的嗓音嘎然而止,而他已然红了眼眶。    “郑兄不必如此,逝者逝矣,生者该当节哀才是。”胡维上前两步,轻轻地拍了拍郑元珣的肩膀感慨地道。    谁死了?节什么哀?杨谦有些懵,虽然听出了其中的悲苦之意,可是既不见郑元珣披麻带孝,之前还跟自己与胡维嬉皮笑脸的,怎么一下子就变成这样了。    “实在不好意思,郑某失态了,见到了黄河,郑某便想起了亡故多年的家父。”郑元珣吸了吸发堵的鼻子道。    郑元珣的情绪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隋唐君子演义简介 >隋唐君子演义目录 > 第55章 我们二人这一趟可真来对了(祝中秋佳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