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卷二十二 宗教志
僧。

    新竹县

    长和宫在县治北门口街,乾隆七年,同知庄年、守备陈士挺合建,祀天后,嘉庆二十四年修。

    水仙宫在长和宫之侧,同治二年,郊商捐建,祀夏禹。

    地藏庵又称岳帝庙,在东门后街,道光八年,同知李慎彝、守备洪志宏倡建,祀地藏菩萨并东岳大帝。

    天公坛在东门内,咸丰元年建,祀玉皇上帝。

    北极殿在竹北一堡芦竹庄,道光九年,林功成倡建,祀玄天上帝。

    金阙殿在竹北一堡客雅庄,乾隆间建,祀玉皇上帝,后祀三官。

    慈天宫在竹北一堡埔庄。先是,金广福设隘垦田,尝祈神佑,至咸丰三年乃建庙,中祀释迦,以天上圣母、神农大帝、文昌帝君、三山国王诸神而旁祀。淡水同知李嗣业、垦首姜秀銮、姜荣华三人同治十三年修。

    文昌祠在竹一堡新埔庄,道光二十三年,举人陈学光倡建,祀文昌,春秋致祭,并为乡人士文社。

    文武庙在竹南一堡大南埔庄,道光二十五年建,祀汉忠义侯关羽。

    文林阁在竹北一堡高梯庄,光绪二年建,祀文昌,为乡中学宫。

    五谷大帝庙在竹南一堡五谷王庄,嘉庆二年,业户张徽阳等倡建,祀神农。

    三山国王庙在竹北一堡树杞林庄,嘉庆十五年,开垦粤人建,同治九年修。此外尚有数处,均为粤庄所祀。

    三圣宫在竹南一堡顶街头庄,咸丰四年建,祀开漳圣王、开台圣王、保生大帝。

    龙凤宫在竹南一堡草店尾街,祀王审知,称开闽圣王。按审知河南固始人,唐末为福建观察使,帅军入闽平乱,封琅琊王,固始人从之者众,唐亡,天下俶扰,遂自立称闽王。台多漳人,故祀之。

    褒忠庙在竹北二堡枋藔庄,称义民亭。先是,朱一贵、吴福生等役,各县俱建义民祠,春秋致祭。而林爽文之役,庄人赴义而没者颇多,诏赐褒忠之额,乃建此亭。五十三年,林先押等建庙,以祀粤籍义民,并祀三山国王。同治二年,巡抚徐宗干晋“同心报国”之额,光绪十四年,巡抚刘铭传亦晋“赴义捐躯”之额。

    集义亭在竹北二堡新埔庄,光绪三年建,祀死事义勇。

    褒忠祠在竹南一堡头份庄,光绪十年,头份以南百二十庄人张维垣等捐资万金合建,祀朱一贵、吴福生、林爽文等役死事义勇。

    军大王庙在竹北一堡埔尾社,同治六年,庄人建,以祀先民,无以名之,而称为军大王。按此地原为番界,瘴疠披猖,而我先民冒危难,辟土田,以殒殁于斯者,不知凡几,故后人建庙祀之,以安其灵,亦以追念遗烈也。光绪十五年重建。

    万善庙在竹北一堡大窝庄。先是,咸丰五年,庄人建于三重埔庄,以祀拓殖番地而死之人。光绪三年,改建于此。

    竹莲寺在南门巡司埔,祀观世音。先是,移民初至,仅建小刹,其后业户王世杰,乃捐地以建,为新竹最古之寺。道光五年,绅士林绍贤修之。迨同治五年,绅士庄荣升、汤奇才等又募捐重建。

    金山禅寺在竹北一堡金山面庄,乾隆五十年郭、陈、苏三姓始设隘防,事开垦,结茅祀佛,以祈福佑。咸丰三年乃建寺,曰香莲庵。同治间复建之,以寺前有泉,称灵泉寺,又名金山禅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台湾通史》下册简介 >《台湾通史》下册目录 > 卷二十二 宗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