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臣黄飞虎,愿为大商世代赴汤蹈火!
chap_r(); []
</p>
“武成王。”黄飞虎拱手上前:“臣在。”子受道:“卿有功,孤封你为大将军如何?只要你能替孤平乱杀敌,孤便保你世代荣华。”黄飞虎战战兢兢回答道:“大王,臣已经是了。”子受一挥手:“无妨,孤就再加封你为镇国武成王,世袭罔替,如何啊?”黄飞虎惶恐道:“大王,这个也封了...”子受大笑:“都有了?都有了还不赶谢恩?”黄飞虎拱手跪地:“臣——谢恩!”还有什么不谢恩的?太明显了!刚才都喊了武成王,却说要加封大将军、加封武成王,陛下这是不知道吗?会这么昏庸吗?当然不会。这分明是在说,他黄飞虎已经封无可封了!子受忽然又道:“孔总兵调任北海,南门守将一职悬空,武成王可愿为孤分忧,镇守朝歌南门?”最后一棒子打下来了!不知怎么的,黄飞虎却突然松了口气。不是免官,也不是闲置,南门守将虽然权柄不高,但仍是执掌兵马的将领,没有剥夺兵权,说明这是纣王给自己的观察期。只要表现好了,日后一样任用,论及打仗,黄飞虎自信朝没几个比自己能打的,只要有机会,就能崛起,歇息一阵表忠心并无不可。于是乎,他笑的比四月的太阳还灿烂,拱手跪地,拜了三拜:“臣,黄飞虎,愿为大商世代赴汤蹈火!”一时间,真情流露。这....子受都懵了,怕是个智障?我埋汰你不说,还贬你官,你乐呵成这样?我要是给你当庭斩首了,你岂不是还得蹦起来跳段秧歌?群臣还在为此前纣王与黄飞虎的对话发愣,这是什么匪夷所思的操作。但听到后面纣王对黄飞虎的贬黜之后,先是一愣,渐渐反应过来。老黄家势大,功高震主。将心比心,谁都能理解纣王的做法。再仔细一想,黄飞虎干了什么?他将孔宣调入飞廉的平叛大军,而这件事,并没有过问纣王。南门守将官职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却是守卫朝歌城门,也就是国都的第一道防线。黄飞虎能轻易将之调走,如果他想叛乱或是通敌,岂不是意味着朝歌门户大开?纣王提及这件事,哪是要赏啊!分明是要罚!甚至重罚废黜,也不为过。想到这里,群臣又不禁感叹起纣王的仁慈。即使黄飞虎拥有如此大的权柄,也只是贬官敲打,明面上甚至是“封赏”,让这位大权在握的武成王不至于丢面子。难怪武成王要感激涕零,这简直是莫大恩赐。武百官,纷纷拜服。我做啥了?子受觉得自己表现的挺好,给黄飞虎的封赏大有问题。哪有给在任大将军加封大将军,给镇国武成王加封镇国武成王的道理?明显就是昏君!更不用后面将贬黜说成封赏,这么过分,这么羞辱人,群臣没一个提意见的?还真没有。子受想不明白,不过贬了黄飞虎,很开心。下次叛乱总不能再给我偷偷摸摸把孔宣给调去了吧?子受算了算,估计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各路诸侯就能完成选秀,来朝歌朝拜。到时候让苏护把妲己献上来,他就会破口大骂昏君无道,题反诗,最后一气之下叛乱。虽然演义里叛乱失败了,但子受有的是办法让他叛乱成功割据一方,然后,就能每天骂自己,在领地里宣扬自己的恶名,稳定增长昏庸值。但这样似乎就不能把妲己收到后宫,感觉很遗憾啊!要是别的秀女不如妲己好看,怎么沉溺后宫美色呢?这也是个问题。想了想,子受决定退朝,以后的事以后再想。..............数月后,临近新年。这几个月里,子受不敢瞎折腾,老实等各路诸侯朝拜,用苏护反商来成全自己昏庸之名,省的搞七搞八又被当成了明君。除了继续训练近卫们霸王步外,就是偶尔去后宫和几名妃子联络联络。一个个都是大美女,颜值很能打,看着不能吃怪难受的,而且本来就是合法夫妻。不熟归不熟,慢慢熟了不就行了,要为妲己不能入宫做备选方案。无论是王后姜氏还是西宫黄妃、磬庆宫杨妃,摸清底后,渐渐能正常相处了。看门的黄飞虎听到消息,更卖力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