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少年心性闯少林
胜。他自忖苦修六十余载内力,虽不敢说天下无抗手,却也实臻化境,不料掌指方触,便感对方内力排山倒海般攻来,内力之戚猛直是从未见过,忙摧内力守住,一俟对方力弱便即反攻。
不料对方内力直如江河大海,无休无尽,攻势又如瀑布急流,沛然莫能为御。空智运起毕生所修内功,竟是只勉强守住,逞言反攻了。但势至如此,除了硬拼一途,别无他法,只得撑持一时算一时了,心下苦不堪言。
忽见山下跃上几人,却是武当四侠:宋远桥、俞莲舟、张松溪和殷梨亭,四侠本是做说客来的,急急赶来,不料还是迟到一步,见段子羽和空智如此阵势,明白了几分,却也有几分诧异,本应是昆仑为主,华山不过是助拳,不想段子羽却反客为主了。
俞莲舟一见空智手臂缓缓后撤,足下陷得也比段子羽深有寸余,知其内力已经不敌,盏茶工夫便有性命之忧,自己四兄弟的意愿也无法达成了。
当下无暇细想,一步跃至,沉声道,“两位何须性命相拼,在下武当俞二,斗胆为二位分解,请看在武当薄面上,缓缓撤力。”说着,两掌疾然向二人腕上搭去。
众人均感骇然,却也心感俞莲舟侠义。不禁为他担忧,圆觉更喝道:“俞二侠小心。”
要知段子羽和空智这等内力相拼,旁人若上前将之分开,无异身受两大高手的夹击。是以少林派中与俞莲舟功力相仿佛的也能寻出几位,却也不敢上前分解,弄不好不、但自己重伤而毙,还要落个以多欺少的恶名。
俞莲舟运起武当内功,提至极处,两手搭向二人腕部,他此举无异以命相赌,只是他生性豪侠,不愿见华山、少林两派残杀殆尽的惨状,只盼二人给武当面子,各收内力。
掌刚搭上二人腕部,陡觉全身大震,掌指更如火烫一般。蓦地里,背心灵台穴上一股柔和内力输进,俞莲舟一感内力,便知是大师兄宋远桥相助,武当四侠中,以宋远桥内力最为醇厚,俞莲舟以下皆自愧不如。
武当两大高手的内力下,俞莲两掌才搭实在二人腕上。
段子羽开口道:“大师,冲着武当的金面,收力如何?”
大家心中骇然,不料他在这关口居然能开口说话而内力不泄,空智也颇想仿效一下,却实无此能,默然点头。
两人同时缓收内力,须臾,内力撤尽,俞莲舟两指搭在二人腕上,于二人撤力的程度自然了然、也随之一分分收回内力。
四支手掌同时松开,段子羽仍是精神奕奕,神定气闲,空智却大显疲惫,气息已然不匀。俞莲舟满额冷汗,毫不掩饰,挥袖拭去,实是惊出的冷汗。
可众人却无不倾服俞莲舟的胆量,更叹服段子羽功力之深厚,实是匪夷所思。
圆觉大师近前合什道:“多谢宋大侠、俞二侠出手化解。”“宋远桥不解道:“少林、华山素来和睦,何至性命相拼。”
段子羽笑道:“这位大师要解除在下的兵刃,是以相争。”
武当四侠均感愕然,练剑的人向来身不离剑,便是睡觉,剑也放在随手可及之处,武当派更有剑在人在,剑亡人亡的师训,少林高僧岂会不知此理,让练剑的人解剑无异是最大侮辱。至于武当派后来置“解剑池”,无论何人上山,均须在“解剑池”解除兵刃,方得进紫霄宫,也惹起不少纷争,却又非武当四侠此时所能逆料了。武当四侠只觉少林此举忒也横蛮,不近情理之至,殊非少林平日作风。
圆觉笑道:“本寺原无此规,只是几百年来,承蒙武林各派看得起,多不携兵刃人寺门,久之成例,倒非本寺贡慢我高,强立此规。”
俞莲舟笑道:“听大师一说,在下等可俱不敢入寺了。在下禀承师训‘剑在人在,剑亡人亡,,这剑却是不能解下的。”圆觉笑道:“俞二侠说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