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是庸人自扰,但子非鱼焉知鱼之忧。因此,我也搞不懂自己是假聪明还是真傻丨子了……总感觉应了那句话,情深不寿,慧极必伤!</p>
由于情感过于丰富,所以容易多愁善感,神丨经纤细敏丨感到过丨度,伤及本心。由于敏丨感的神丨经更善于观察思考,所以忧思过重也累及自身的健康!这是我对“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这句话粗浅的解读,完全就是按照字面意思加以自己的生活感丨悟进行了理解。</p>
所以,我今天特意查了一下此句的出处,这句话出自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借乾隆送陈家洛佩玉上之刻字。原句是“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但很有丨意思的是,如此佳句居然没有人能查其最根本的出处(人们都认为其境界颇深定有出处)。有人查遍孔孟老庄,以及四书五经,均无所获,故将此难题贴于网上,一年多来终无所获,故被称为“武侠与国文的一个绝题”。其中,最接近的答丨案是《国风?秦风?小戎》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易经》第十五卦中有“谦谦君子”,但仅此而已。</p>
而它的含义是:一个人太聪明智慧便会对自己有损伤,过于沉迷和执着的感情不会持续长久,过于突出的人势必会受到屈辱,君子应该如玉一般的温润沉稳,含蓄坚毅,不张扬,却自显价值。而对于“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我看着比较合眼缘的一个说法是,“当你对一件感情投入的很深,随之而产生的各种情绪,尤其是忧伤是最伤人身丨体的,所以,用情太深的人,总是活的不是很长久。慧极必伤,人太聪明了,看待事情总是看得很深,考虑各个方面的各个可能,担心这个,避讳那个,最是劳神,容易伤身。人生就是这样,今生遇见他或许已经是缘分了,就不需要再强求其他了。做人要难得糊涂,处理有些事情,不用太谨小慎微。”</p>
可是,大道理谁人不懂,要做到又是何其不易。敏丨感若是天生的,那么慧极必伤可能很难避免。想我这样的人,大概要熬上一整子才能参透该如何更好的生活,该怎么去平衡心与外界的关系。目前能做到的,就是继续让自己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就算再次掉入思虑过重的死循环,也要把自己拽回正轨,总要走下去才能参透,总不能先把自己吓懵逼在半路啊!就写这么多吧!困了!</p>
——2018年5月3日星期四 22时03分
觉得最近的状态可以用这个句子概括“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这个当然是比较文艺的说法了。其实更直白的说,就是我对于一些事情过于敏丨感易纠结,不受控丨制的容易思虑过重,情绪起伏比较大,导致整个人的状态比较不稳定。也因为这样导致自己睡眠质量不好,有一点容易惊醒,睡着了也多梦。最近因为各种原因较为焦虑不安,睡觉时还会偶来的胸闷气短,偶尔心悸,甚至肠胃也由于这种紧张的情绪,有点不太舒服,大概是神丨经性肠胃功能紊乱。所以这个人比较囧啊~</p>
而更囧的是,我明明知道这样不好,更加不利于身心健康,却还是没办法解决自己这种坏毛病,我也很无奈啊。郁闷了找丨人倾诉,觉得不太合适说出去的就写下来,如果这些都解决不了的话,我就看小说或视丨频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再不行我就唱歌或者跑步!如此积极的化解,我还是会经常性郁郁寡欢思想颓靡……这是什么毛病,咋治啊?如此积极克服的我,要怎样才能不被情绪化和习惯性想太多折磨?</p>
真的很想问问,有没有像我一样的人啊?容易思虑过重,明明知道有些东西是自己担心过丨度,却还是拉不回自己起飞的思绪……这要怎么破丨解呢?意识到却改不好的尴尬谁人能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