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美的寻求
少明讲。她天天追着听,渐渐熟知故事里的每一个人,她提起鲁达和林冲的名字,比说起她的同学江明江亮江虾仔还要亲切些。
不过真正让她着迷的还不是这些故事,而是每个周未下午三点珠江台播出的“文学海洋”,虽然表面上要单调得多——只有一个女主持人,有时介绍作品,有时朗读作品,中间穿插着白开水一样的轻音乐。
她永远记得那个下着雨的下午,她已经在地板上埋头工作了很久,天气闷热——是白花花的雨点也无法缓解的闷热,天上有雷声,门外有蝉鸣,水翁不知为什么落了一地黄叶。她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广播,广播里的女人正在朗读一个小说。江采采骤然抬起头,打起精神,就听到了这样的一段话:“……几年过去了,至今矮男人还是单身寡居,只在周日,他从外边把孩子接回来,与他为伴。大楼里的人们看着他矮礅礅而孤寂的身影,想到他十多年来一桩桩事,渐渐好像悟到他坚持这种独身生活的缘故……逢到下雨天气,矮男人打伞去上班时,可能由于习惯,仍旧半举着伞。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伞下好像有长长一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
小说念完了,收音机里有长长的一个停顿,没有歌声,也没有人语,她不自觉地擦擦眼睛,发现泪水淌了一脸。那是第一次,她察觉到故事和小说的微妙差别,察觉到自己所迷恋的,是寂寞的文字和细节。
她渴望经历更多相似的时刻,期望跟更美好的小说相遇,然而收音机每每让她失望,于是她走上前去,重新调台。一个频道又一个频道,她调出来的,全是音乐节目。收音机唱一支歌,又唱一支歌,她蹲在地上跟着唱,唱了一遍,又唱一遍,唱到最后,那些歌便从收音机里飞出来,栖息在她鸡窝般的脑袋里。
她坐着唱,行着也唱,走着也唱,她最爱唱的,是那首《葡萄园》:
微风吹遍愉快葡萄园,
红里透绿问有几颗酸,
篱笆高处悬着缤纷梦,
绿叶下艳红万串;
如果秋季重临葡萄园,
才会发现夏季多么短。
阳光深处藏着缤纷梦,
个个梦又甜又暖。
美丽的葡萄园,丰收的葡萄园,她想要拥有一个葡萄园。作文课上,陈老师要孩子们写《我的理想》。
江虾仔写道:“我最大的理想,是当一个拖拉机手。”
江铃笑写道:“我的理想,是当一个伟大的电影明星。”
江采采写道:“阳光深处藏着缤纷梦,其中有一个,是我小小的梦想。我有一个梦想,我想拥有一个大大的葡萄园。”她把“理想”写成了“梦想”,不过这一回,陈老师没有跟她计较,陈老师把她的作文贴到课室后面的墙壁上。
江虾仔整天疯玩,似乎没有把他的“理想”放在心上,能当成拖拉机手固然很好,当不上似乎也是不大要紧的。
江采采的葡萄园似乎只是白日梦,只偶尔想想而已。
铃笑却开始用功地了解香港明星们的事情。其时江村小卖部的商品已经有了些小改变,他们在店里加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箱子录音带,同时他们还买回来一套音响,每天都开得那么大声,江村的上空,长久地荡漾着流行歌的波浪。
星期天,铃笑约了采采,两人牵了手,抄了稻田中间的近路,走去邻镇的中心市场,那儿热闹非凡,有许许多多卖衣服的店——虽然都是大人的衣服,她们穿不上,她们走到中学门口的地摊上,那儿摆满了香港明星的彩色贴纸,贴纸旁边还有各种式样的小镜子、小梳子、蝴蝶结,以及繁体字的娱乐杂志和流行歌集子,大幅大幅俊男美女图高高地挂在摊档上头,他们奇特的姿势让人眼花缭乱。
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