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以解忧
碳水化合物的生化激励有关,碳水化合物增加了大脑中复合胺的有效性,而复合胺又会影响到人的情绪。
糖是热量和快乐的主要来源,人体每天约有百分之七十的热能系由糖转换而成,为各个组织、器官的活动提供能源。
除了医学上被称为“人体之煤”,糖在人体内还扮演着下列重要角色:
糖是脑神经系统热能唯一来源,若大脑缺糖,人就会出现昏迷、痉挛;糖是构成骨骼、软骨、神经、眼角膜、玻璃体等的不可或缺的成分;人体呼吸、血液循环补给离不开糖;心脏缺糖会停止跳动;血中缺糖会产生低血压症;肝脏缺糖,降低解毒能力;人体缺糖,无法维持 体温至正常状态;肢体活动缺糖,易产生疲倦。一个人假若完全戒糖,将导致酮病(KEtOSIS),临床表现是沮丧及缺乏活力,也就是说,郁闷。
郑秀文在四年里狂减三十三磅的地狱式减肥故事,也许已耳熟能详,不过功成名就、自称已修炼成“橡筋肚”神功的Sammi今时今日的狂噬甜品,堪称骇人听闻。据她自供,过去是连“一粒朱古力都唔会食”,现在是每天一睡醒就要吃雪糕,宵夜可以一个人吃掉一只冻 蟹、半个木瓜外加一杯脱脂奶,此外,她还创下过一口气吃掉一和家庭装雪糕和六个酥皮蛋挞的纪录。她说:“要吃就要尽情,比如吃雪糕,我会用匙羹来吃,这样就永远也不知自己到底吃掉了几多杯,真是好享受啊!”
对于这种“释放了肚皮,也释放了自己”的做法,郑秀文解释道:“人生在世,难道天天都要占到磅秤上称体重吗?那真是好痛苦啊!”
郑秀文的这种疯狂嗜甜是不是因为郁闷,她不说,外人当然无从判断。不过,人体既能因应压力而自动选择了糖,难道就不会对持续了整整四年的“一粒朱古力都唔会食”做出变本加厉的报复吗?
把我们的身体想象成一台电脑,输入什么指令,就反映出什么讯息。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就像是输入电脑的各种指令,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也左右着我们的情绪。
糖之外,还有许多食品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全麦面包或者苏打饼干还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而此“物”和糖类一样,亦有助于血清素的增加,其中富含的微量矿物质硒也能提振情绪。全谷类之外,鸡肉也是硒的丰富来源。当然,全麦面包的嚼劲以及苏打饼干的爽脆及其在 口腔中产生的游戏性为进食者所带来的乐趣,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缺乏叶酸导致脑中的血清素减少,也会诱发忧郁症、早发性的失智甚至精神疾病。麦克吉尔大学的研究发现,那些被控制无法摄取足够叶酸的人通常在五个月后都会出现无法入睡、健忘、焦虑等症状。什么是富含叶酸的食物?菠菜最多,几乎所有的绿色蔬菜、水果也都有。
许多跟情绪安定有直接关系的蛋白质氨基酸,是制造情绪荷尔蒙的原料,如色胺酸(可形成血清素和退黑激素),白胺酸(可制造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都是维持愉快心情不可或缺的成分。香蕉、奶制品、火鸡肉等都是含色胺酸食品。
说到香蕉,科学家认为由于香蕉还有一种称为生物碱(alkaloid)的物质,可振奋精神,提高信心。这个我举双脚赞成,因为无论形状还是颜色,香蕉看上去都是以令人愉快的东西。再说,酷爱吃蕉的猴子们,通常也表现得要比其它动物快乐。
深海鱼油是一种时髦的抗忧郁及抗衰老物质,原因是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能阻断神经传导路径,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这种理论的倡导者还举例说,全世界住在海边的人都比较快乐,这不只是因为大海让人神清气爽,还因为他们把鱼当作主食。我觉得这种说法多少有一点武断,最起码住在海边并且经常吃鱼的日本人就比较压抑。唯一可 以肯定的是,那些靠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