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你我
他徒弟的口气,只有称“嫂”才是自己的口气,用意都是要亲 昵些。借用别人口气表示亲昵的,如媳妇跟着他孩子称婆婆为“奶奶”,自己矮下一辈儿; 又如跟着熟朋友用同样的称呼称他亲戚,如“舅母”,“外婆”等,自己近走一步儿;只有 “爸爸”,“妈”,假借得极少。对于地位同的既可如此假借,对于地位低的当然更可随便 些;反正谁也明白,这些不过说得好听罢了。——行次如称朋友或儿女用“老大”,“老 二”;称男仆也常用“张二”,“李三”。称号在亲子间,夫妇间,朋友间最多,近亲与师 长也常这么称。称姓名往往是不相干的人。有一回政府不让报上直称当局姓名,说应该称衔 带姓,想来就是恨这个不相干的劲儿。又有指点似地说“这个人”“那个人”的,本是疏远 或轻贱之称。可是有时候不愿,不便,或不好意思说出一个人的身份或姓名,也用“那个 人”;这里头却有很亲昵的,如要好的男人或女人,都可称“那个人”。至于“这东西”, “这家伙”,“那小子”,是更进一步;爱憎同辞,只看怎么说出。又有用泛称的,如“别 怪人”,“别怪人家”,“一个人别太不知足”,“人到底是人”。但既是泛称,指你我也 未尝不可。又有用虚称的,如“他说某人不好,某人不好”;“某人”虽确有其人,却不定 是谁,而两个“某人”所指也非一人。还有“有人”就是“或人”。用这个称呼有四种意 思:一是不知其人,如“听说有人译这本书”。二是知其人而不愿明言,如“有人说怎样怎 样”,这个人许是个大人物,自己不愿举出他的名字,以免矜夸之嫌。这个人许是个不甚知 名的脚色,提起来听话的未必知道,乐得不提省事。又如“有人说你的闲话”,却大大不 同。三是知其人而不屑明言,如“有人在一家报纸上骂我”。四是其人或他的关系人就在一 旁,故意“使子闻之”;如,“有人不乐意,我知道。”“我知道,有人恨我,我不怕。” ——这么着简直是挑战的态度了。又有前词与“他”字连文的,如“你爸爸他辛苦了一辈 子,真是何苦来?”是加重的语气。

    亲近的及不在旁边的人才用“他”字;但这个字可带有指点的神儿,仿佛说到的就在眼 前一样。自然有些古怪,在眼前的尽管用“怹”或别的向远处推;不在的却又向近处拉。其 实推是为说到的人听着痛快;他既在一旁,听话的当然看得亲切,口头上虽向远处推无妨。 拉却是为听话人听着亲切,让他听而如见。因此“他”字虽指你我以外的别人,也有亲昵与 轻贱两种情调,并不含汉糊糊的“等量齐观”。最亲昵的“他”,用不着前词;如流行甚广 的“看见她”歌谣里的“她”字——一个多情多义的“她”字。这还是在眼前的。新婚少妇 谈到不在眼前的丈夫,也往往没头没脑地说“他如何如何”,一面还红着脸儿。但如“管 他,你走你的好了”,“他——他只比死人多口气”,就是轻贱的“他”了。不过这种轻贱 的神儿若“他”不在一旁却只能从上下文看出;不像说“你”的时候永远可以从听话的一边 直接看出。“他”字除人以外,也能用在别的生物及无生物身上;但只在孩子们的话里如 此。指猫指狗用“他”是常事;指桌椅指树木也有用“他”的时候。譬如孩子让椅子绊了一 交,哇的哭了;大人可以将椅子打一下,说“别哭。是他不好。我打他”。孩子真会相信, 回嗔作喜,甚至于也捏着小拳头帮着捶两下。孩子想着什么都是活的,所以随随便便地 “他”呀“他”的,大人可就不成。大人说“他”,十回九回指人;别的只称名字,或说 “这个”,“那个”,“这东西”,“这件事”,“那种道理”。但也有例外,像“听他去 吧”,“管他成不成,我就是这么办”。这种“他”有时候指事不指人。还有个“彼”字, 口语里已废而不用,除了说“不分彼此”,“彼此都是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朱自清散文集简介 >朱自清散文集目录 > 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