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八、千年老参(1)
t;quot;满柱quot;是佛号quot;曼殊quot;一词转化而来,汉语的意思是quot;佛爷quot;、quot;吉祥quot;。清王朝建立以后,将满语quot;满柱quot;一词译成汉语quot;佛爷quot;,从此便成了清代历朝皇帝的特称。

    前边加个quot;老quot;字,岂不正是quot;太上皇quot;之意吗。

    看到李莲英一愣,李三顺以为自己这个主意要泡汤,边忙安慰:quot;师傅,您跟太后这么久,还不了解她的心思吗?再说了,不入虎穴,焉得虎仔,咱不妨试试,即使太后不答应,对咱也不会怎样,您说呢?quot;

    他哪知道,李莲英乃是高兴得一愣。听了李三顺的话,李莲英开了口:quot;傻小子,这个主意太好了,亏你想的出来!太后听了一定会高兴得合不上嘴。不过,现在还不能这样称呼,一定要等个好机会!quot;

    转眼间已是正月十五,元霄佳节。北京城内外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皇宫各处,对联、门神更换一新,午门以内的各宫门、殿门高悬红灯,太和门、太和殿、储秀宫、乾清宫等处,彩绸飘扬。慈禧太后今天的心情格外的好,梳洗完毕,吃了一小碗百合银耳,便带着李莲英等人出了储秀宫,散步去了。

    quot;太后,好一阵子没听戏了,今天这么好的日子,您看是不是传王公大臣们进来热闹热闹?quot;李莲英不失时机地说道。

    慈禧太后笑着说:quot;是呀,自从你病后就一直没听过戏了,既然你提起,那好吧。三顺,去传旨,午后让那些王爷们进宫听戏,咱也热闹一下。quot;

    李三顺怎能不明白师傅的意思,诡秘地笑了笑,便兴冲冲传旨去了。李莲英想着自己的计划就要大功告成,不由得笑了两声。

    quot;莲英,你笑什么呀?quot;慈禧太后忍不住问。

    quot;太后,怒奴才斗胆,现在不告诉您,等呆会听戏时您就知道了。quot;

    刚刚用过午膳,慈禧太后便急不可耐地催促开了。她想看看这个奴才到底会给她一个什么惊喜!那帮王公大臣接到旨意,早早就来到了永和殿戏园,一听慈禧皇太后驾到,赶紧跪地迎接,待慈禧太后就坐,抬头一看,不由得纳闷,太后今天有什么喜事呀,这么高兴?

    只见慈禧太后满面笑容,头发高高突起,光泽明亮,蓬松自然,后面两缕分开垂于脑后,如同燕尾,前面两鬓处略向前弯,犹如凤尾低垂;身穿绣满了大红牡丹花的黄缎袍;绣袍外面是一鱼网形的华丽披肩,由三千五百粒珍珠制成,那些珍珠粒粒如鸟卵般大,又圆又亮,颜色与大小一模一样,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随着一声吩咐,戏开演了。、《起布问探》、《黄金台》,一出接着一出,直把个慈禧太后看得笑声不断,李莲英看了更是暗暗窃喜。谁曾想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大喊一声:

    quot;别老演昆曲了,耳朵听都听出老茧了。quot;众人大惊,转脸一看,原来是贝子奕谟。

    这奕谟,是嘉庆帝位下第五子惠端王绵愉第六子,咸丰时封为八分辅国公,同治三年封镇国公,光绪十年封贝子。为人爽快憨直却失于粗野。起先,慈禧太后看他傻乎乎地挺憨厚,加上又是咸丰的表兄弟,还真没把他当作外人。可谁知奕谟却拿着麦秆当拐杖使,每逢节日,不管当着谁的面,都管慈禧太后叫quot;嫂子quot;。这可把慈禧太后气坏了,心想连醇亲王奕䜣见了他儿子光绪帝也要叩头问安叫声quot;皇上quot;,你也太放肆了吧,于是让他做了个守陵大臣。

    这阵子奕谟刚好在家,听说宫里演戏,也就跟着来了。谁知进去一看,他的位子在最后一排,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李莲英简介 >李莲英目录 > 八、千年老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