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李莲英衣锦还乡
这时,送信回来的李三顺开了口,quot;师傅,徒儿想这次咱们出来还是要多留点神,可别象……。quot;

    真扫兴,李莲英听了大声喊道:quot;别说了!就你那小命要紧?害怕了就给我回宫去!quot;

    李三顺听了,悻悻地退到了一边。他也不想想,李莲英是什么人?这种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他能不考虑周全吗?

    太监不许私自出宫,否则死罪论处,这是大清祖宗订下的规矩。虽说慈禧太后恩准了,可还有慈安太后和恭亲王他们,如果再来道密旨,那么即便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也可以把他李莲英处死。这点李莲英早就想到了,因此他还没离京,就已派人向沿途的官吏递了帖子,送了银子。这会李三顺在他正兴奋的时候又提起安德海的事,扫他的兴,他能不生气吗?

    几天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漕河,准备搭船返乡。

    远远望去,只见渡口上人头攒动,李莲英心里不由得纳闷,正想派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一个人已急匆匆跑了过来。近前一看,原来是当地的知县吴义。这吴义一接到李莲英的帖子,就忙开了。李莲英可是慈禧太后跟前的红人,只要他一句话,便能随意任免官吏,这吴义能不殷勤吗?这可是个升官的好机会。

    quot;卑职吴义给李总管请安,不知李总管一路上可好?quot;

    quot;还可以。吴县令,怎么渡口拥了那么多人?quot;

    quot;回总管的话,这些人有些是想看看您老人家,有些是等着渡河。quot;

    quot;即是渡河,为什么不早走?我不是在信上给你说了不要过于排场吗?quot;李莲英听了,有些不高兴。虽说有慈禧太后给他撑腰,他还是不敢太过于招摇过市,在皇宫十多年的磨砺,树大招风这点道理他还能不懂?

    那吴县令一看李莲英不高兴,急忙跪地回答:quot;小的已按您的吩咐办了,只是适逢集会,人多船小,小的也没有办法。quot;

    李莲英听了,这可是个沽名钓誉的好机会,便吩咐吴义将那船家唤来。船家一听李莲英唤他,心想我小小的撑船的,他找我干啥?急忙过去。

    quot;船家,这么多人渡河,你那船小,为什么不修条大的?quot;

    李莲英问。

    quot;不是小人不想,只是价钱太贵,小户人家实在修不起。quot;

    quot;那好吧,我给你一千两银子,你回去修条大船。quot;

    那船家听了,以为李莲英是跟自己开玩笑,一句话不说,却见有人已端来了白花花的一千两纹银,急忙连声道谢。

    quot;不用谢了,以后给我传个名声就是了。quot;

    打发走了船家,李莲英便带着一帮人登上了早已备好的太平船。只见这太平船甚是宽敞,船两边用五彩缤纷的彩绸装饰,船头竖着一杆大旗,迎风招展。走进舱内,吃、喝、玩、乐一应俱全。这个吴义,倒真会办事。于是唤过吴义,说:

    quot;吴县令,没想到你办事这么周详,回去后我一定在太后面前给你美言几句,时候不早了,吩咐开船吧。quot;

    能得到李总管如此的夸奖,可把个吴县令乐坏了,客气了几句便急忙跪下了,领着一帮衙役们亲自给李莲英拉起了纤。看着知县老爷那副奴颜卑膝的丑态,人们不由得哄堂大笑:没想到平日里骑在咱们头上作威作富的县老爷,竟是个如此没脊梁骨的东西。有的人甚至大声喊:quot;县老爷,再加把劲。quot;那吴义此刻也顾不了那么多,小不忍则乱大谋,只管撅着屁股使劲地拉纤,心里想的只是讨李莲英的欢心,以便升官发财。李莲英倒也没忘了他,回宫后就向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李莲英简介 >李莲英目录 > 三、李莲英衣锦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