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啊……天杀的城墙
子就都找不着北了。

    形势大好,形势比上次在赵赞的营地里还好!刘继业精神大振,看来成功有望……然后他就突然发现有一个异常高大魁伟的壮汉从乱成一锅粥的宋兵里冲了出来,直接向他杀了过来。

    然后一切就都不可收拾了,没有人能挡得住党进,被偷袭的党进怒不可遏,他一直把刘继业赶出了自己的营地,再追向了太原城,到了城边还不肯罢休,逼得刘继业跳进了护城河,游到了对岸,由太原城头上顺下来一个大箩筐才拉了上去,直到这时,党进才悻悻然一步三回头地回了自己的营盘。

    赵匡胤的计划按部就班地实施了,太原城被壕沟和军营所渐渐包围。但是赵匡胤的神色却越来越难看了。每天处理完从宋朝国内传来的文件后,他都会纵马驰上太原城外的那片高坡,长时间地看着太原城出神。

    人,只能凭着自己的心性和智慧生活,只能凭借以往的经验来对事情进行判断和预测。

    赵匡胤凝视着眼前的太原,他的脑海里出现的是二十一年前的河中城,以及十一年前的寿州城。这是他所亲身经历过的围城之战,当年的郭威和柴荣,一个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来彻底围困,一个动用了数十万民夫日夜攻打……这两样,他能做到哪些?

    何况,太原不比河中和寿州,后两处不过是一方重镇,而这里,却是一国之都。在赵匡胤的眼前,太原城和他的军队都一目了然,不管他凝视多久,实力的对比都不会有丝毫改变……而且,还要再加上契丹。这时候,两个本来已经不被考虑的字就不由自主地浮现了出来——增兵。

    现有的兵力足以消灭北汉所有的机动部队,但是那要有一个前提,即北汉出城与宋军野战。如果要攻城,就必须得增兵。增兵,这真让赵匡胤发愁。

    他的战线太长了,荆、湖、蜀,还有与南唐、南汉的交界处,都要派兵驻守,而且就连国内,都要保持一定数量的禁军部队,随时防备叛乱。而他现在全国所有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超过二十万……唉,捉襟见肘啊!

    难道真的要在太原城下无休止地消耗,直到不得不退,或者哪怕获胜,也会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吗?赵匡胤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但仍然毫无办法……就在这时,突然有人在他身边轻声慢气地问了一句——陛下,有件事似乎很奇怪。

    嗯?什么事?赵匡胤没好气地转头看了看,发现是左神武统军陈承昭。

    陈承昭的脸上带着些许稍微神秘的微笑,很小心地问——是这样,陛下,您早有千万雄兵就在此地,可您为什么不用呢?

    赵匡胤连连眨眼,他很惊喜,但他实在不懂。

    陈承昭不再多话,只是示意他向眼前看,再向左右看,再向远方看……不停地看,突然间赵匡胤恍然大悟,纵声狂笑!

    一语惊醒梦中人,看来做任何事都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这块方寸之地。好了,当赵匡胤收回了远望的目光,再次聚拢到眼前的太原城时,它已经不存在了,已经被他夷为平地。

    这时候城里头的刘继元信心却更足了。理由是他的力量之源——契丹。与以往不同,这次契丹人的反应速度和赵匡胤亲自统兵的力度成正比,没等刘继元喊救命,就先派了人来。

    来的是一个使者,名叫韩知范,他抢在了赵匡胤大军合围之前,悄悄在夜里溜进了太原城。他带来了两样东西,一个是契丹新皇帝给北汉的册封,再次承认刘继元的身份是皇帝;至于另一个,那就更加的激动人心——契丹的援军已经在路上了,马上就到!根本就不必担心什么宋朝皇帝的御驾亲征,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过了,契丹铁骑的面前人人平等,个个都得喊救命!

    刘继元放心了,这就算死里逃生了,没事了……好,明天大摆宴席,庆祝新生。可是刘继元想错了,他和古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如果这是宋史(壹)·大宋开国卷简介 >如果这是宋史(壹)·大宋开国卷目录 > 第十八章 啊……天杀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