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活字印刷
道:“若李长史复归,还望老兵相告一声,便某有要事,想要找他详,请他移驾前往县府一道。”
辕门上的值守官佐不敢怠慢,忙抱拳言道:“明府放心,末将必定代为传达。”
回到县府之后,辛彦便即召集府中衙役捕快等,前往外城各坊。各坊坊官那里皆有人口统计等,每家现状想必也有记录。如此一来,可以直观地查阅到尚有哪些民户未得妥善安置,进而可以从这些人里,挑选出一些来充任制造活字和印书用工。
外城虽是新近建立,然而其中建筑等,仍是土坯加茅草为主。青砖加瓦的军营在其中显得突兀不已。先前在难民营中,对于营地布局、排水及公共卫生等,不论是军中将佐,还是县府中官吏,皆已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在新城区建立和修缮的过程中,也借鉴了难民营中的经验,每条街道都经过平整,并且夯实成中间高,两端低的形制,以碎石铺路,以保证降雨之后,雨水能够自动流向道路两侧地势低的水沟之中,不至于使主路长时间泡在雨水中,给民户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除此之外,每坊中如今都建立了一个公共厕所。便设置在坊墙之外。由坊官告诫各家需集中定点去往厕所排泄,以免乱排泄污染水源等,成为瘟疫的致病隐患。总的来,如今令居外城中这些民户及部落民的生活条件,较之先前在难民营中,还是优越不少。
县中有先前被虏贼屠戮的部分民众留下的无主田地,辛彦与李延炤计议一番,已是先行挑选出一部分军户眷属,将这些田地分给他们,以求令他们足够糊口。然而除此之外,仍有近千户流民暂时没有土地耕种,也没有其他恒业。仍暂时靠着县府每日两碗稀粥赈济。
辛彦首次听如此玄妙的印书之法。如今需要招募人手,他却心中没底,不知征募多少是为合适。便先将诸坊之中这些名册都收集起来。想着等到晚上之后,与李延炤碰个头,再计议一番。
辛彦自己比较属意李延炤言及的泥造活字法。思来想去,还是派了数名压抑提着布袋,去河边收集了一整袋湿漉漉的黏土。他拿出书本,对照上面的字迹大,自己在院中掏了一捧泥土,正在试图将这些泥土捏制成制造活字所需的字坯。
辛彦殚精竭虑,心翼翼地操作着,一个个大一致,但却有些不太齐整的泥制字坯在他手下成形。这位往日中一脸正色,颇有些板正的一县县令,如今却在后院之中对着石桌上的一排排泥制字坯咧嘴大笑,状若疯痴。
偶有老仆自旁边走过,皆是轻手轻脚的,虽见明府今日奇模怪样,不过也皆是不敢上前打扰。辛彦忙活一下午,足足捏制了近百个字坯,打算等李延炤前来之时,向他好生炫耀一番自己成果。
待夜幕降临之时,李延炤引健锐营返回。听闻先前值守辕门的那将吏报告,便饭也没顾上吃,立即出营向县府而去。
到了县府之外,看到值守的王强,李延炤便问及辛彦情况。只听王强道:“明府今日上午去外城各坊中,问各坊坊官要来了民户名册。下午明府命衙役前去河边装了一袋泥土,回来之后便一直在后院中待着,我等也不曾进去,不知明府命人前去采集泥土何用。”
李延炤闻言,心中却是不由得哑然失笑。辛彦采集泥土的用途,他已是猜了个大概。不过想必辛彦之前养尊处优,从不曾干过这些手工活,如今怕也是难以成功。他迈步便向后院行去,想要看看辛彦成果如何。
待到了后院,李延炤只见辛彦在石桌上还点起一盏油灯,自顾自地数着石桌上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那些窄泥条。他走到石桌旁边,辛彦却是全神贯注地注视着石桌,看都不看他一眼。
李延炤轻轻咳嗽两声,辛彦闻声方才回过神来,待回头看到李延炤之后,辛彦立即便一脸兴奋地将油灯举到他面前:“定东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