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成长
子将来能长成翩翩玉郎,谁知道九皇子不是今儿个与人斗嘴,就是明日与人打架。现如今到好了,圣隆帝给九皇子找了个习武的师傅,九皇子高兴了,林婕妤委屈到不行。她的玉郎,她的儿,从此一去不复返。
闵棠每每想起林婕妤那悲伤的模样,就忍不住想笑。皇宫里是养出不出玉郎的,最多养条白眼狼。
傍晚秦容回宫,闵棠没忘了秋月的担心,把秦容叫到身边背书。其实,秋月担心秦容精力旺盛出门招惹是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背书。秦容的记性不在书上,丢到哪里去了,闵棠是不知道的。秦容不用考状元,也不必成一代文豪,闵棠对他的要求不高,看完一篇文,他可以不用背出来,能将文章的大致意思讲出来即可。起初,秦容根本读不通那些拗口的文章,更何况理解文章的意思,直到闵棠抓着他一连背了几篇下来,秦容才开始动脑子了。
到现在,秦容已经不那么怕看书了,内容稍微浅显的书,他都能将书的大致意思讲出来。不过背书仍是他的死敌,就算闵棠用美食相诱,成效也不大。
是以,听到闵棠要抽查他的功课时,秦容瞬间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没了精气神。等秦容磕磕巴巴将一篇文章背出来,早已过了平日的饭点,秦容早就饿得肠子贴肚皮了,闵棠才点头传饭。
相较于秦容的艰难,华音的记性好上百千倍。从小时候开始,华音看过一遍的书,她都能背出来。秦容虽然艳羡华音的好记性,却不会妒忌。华音长得比他矮,吃得比他少,跑得比他慢,力气比他小,用闵棠的话来说,如果没有一处强于他的地方,华音会伤心的。秦容一听,果然心里平衡了。所谓以他人之长攻己之短,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事。当然了,这得看对象。如果是对上自己看不惯的人,那便可使上十八般武艺,压人一头,先叫自己痛快了才好。以至于后来,闵棠不管何时听到秦容的名字,都能与性情豪爽有关。
同年六月,秦容搬出重华宫,搬到毓庆宫居住。宫中皇子,年满六岁就从母亲所在的宫殿里搬出,搬到皇子专门住的毓庆宫居住。闵棠到是早有准备,孩子一天比一天大,她不可能将秦容一辈子拴在身边,从秦容理事开始,她就在锻炼秦容的自理能力。
虽说皇子公主身边多的是人伺候,但总有人照料不周的时候,你不但要自己照顾自己,还得及时现不好的苗头时将其遏制住了。闵棠在处理重华宫里一些小事时,会特意将秦容和华音带在身边,让他们一起看。起初问,随后指点,最后让他们试着处理一些小事。
秦容还曾闹过笑话,华音却是生就一颗玲珑心肝,每一次处置拿捏妥当,便是闵棠亲自来,也不过如此。
有所准备,当秦容从重华宫搬出去的这一天到来时,闵棠虽有一丝不舍,却更多的是放开。雏鸟若不放飞,永远只能蜷缩在窝里,偶尔伸出头来,看一看悬崖峭壁外的风景。而当他敢于一头扎下,学会飞翔,奋力搏击长空时,才能一览山河壮美。
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第一步,乃是放手。所以,她不顾秋月自请去照料秦容的提议,把秋月留在了身边,理由便是:说好了以后都不会丢下你的,你就在我身边,哪里也不用去。
秦容从重华宫搬出的第一夜,华音甚是想念,闵棠温言软语抚慰之。第二夜,秋月感慨万千,闵棠小心开导之。第三夜,圣隆帝来重华宫替闵棠解思子之愁,却现重华宫真和罗德海说的那般,该愁的不愁。圣隆帝过来时,闵棠正驳回秋月的请求,还不许她去毓庆宫插手秦容的事。
用闵棠的话来说,秦容每天都会来重华宫给她请安,过得好不好,看一看秦容的肚皮鼓不鼓就知道了,她要把秋月放过去,不出一月,秦容肯定得圆一圈,为了节制秦容饮食,闵棠废了不少力,哪能数载之功一朝败于秋月之手。是以,这回跟着秦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