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对峙长江
想蒋介石在此时还对他留了一手,为他布好了一个陷阱。
大家见蒋下野已成定局,就将话题转到今后的和谈问题上。可蒋不愿再听这方面的讨论,没有多久就起身宣布散会。
李宗仁忙起身,恭敬地问蒋:“总统今天什么时候动身,我们到机场去送行。”
蒋说:“我下午还有要事要处理,起飞时间未定,你们不必送行!”说着,他已走向门外。
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从人群走出,喊道:“总统!总统!”
“什么事?蒋介石稍作停留。
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
蒋介石把手向后一摆说:“你找德邻办去!”说毕,快步走了。
拖着一大把胡须的70岁老人于右任,在众人注视下,慢慢地走回。众人见状,黯然离开。
蒋介石从总统府出来,驱车来到中山陵,一步一步地爬上高高台阶。蒋面孔严肃地站在孙中山陵前,默默无语,心中万分悲伤。
出来的路上,蒋对身边的人说:“今天我们在军事上虽然失败,但是只要我们知耻,发奋图强,前途还是大有可为的,因为,我们还有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比在黄埔时的基础好得多。希望大家发扬革命精神,团结起来,一定可以转败为胜。”
告别中山陵,蒋驱车到明故宫机场,乘飞机去杭州。在飞机起飞后,蒋令驾驶员绕南京城上空盘旋一周。望着机翼下古老的石头城,蒋似乎从“金陵春梦”中醒来。然而,此时已经太晚了,蒋介石已经没有机会再回到南京。
蒋介石“隐退”后至少从三个方面继续掌控大权
首先在人事安排上,蒋介石任命了大批心腹、亲信执掌尚在国民党控制下的东南、西南半壁江山的军政大权。
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兼台湾警备总司令;
蒋经国为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
薛岳为广东省政府主席;
朱绍良为福州绥靖公署主任;
方天为江西省主席;
王陵基为四川省主席;
张群为重庆绥靖公署主任;
将京沪警备总司令部扩大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以汤恩伯为总司令,使南京直接置于汤恩伯的控制之下。
其次在经济方面,派蒋经国“赴上海访俞鸿钧先生,希其将中央银行现金移存台湾,以策安全。”蒋介石还面见俞鸿钧等。俞奉命将国库价值5亿美元之巨的黄金、白银、外汇移存台湾;将中央、中国银行存在美国的外汇化整为零,存入私人户头。
再次,在军事方面,“独自研讨津浦以及长江北岸之布防”,“决定将北平各军,由空运撤至青岛”,并定于1月13日“开始实施”,因遭傅作义拒绝而未能实现;还拟出一份利用“和谈”争取3至6个月时间,在江南重新编练200个师200万人的计划,以便卷土重来。此外,还在溪口设置了大功率电台和通信网,以便在“引退”后遥控指挥。
就在平津前线解放军首长同傅作义正式签订《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的这一天,即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先后“约宴”国民政府五院院长以及与国民党中央常委“叙谈”,“即席报告决心‘引退’,并出示同李副总统之联名宣言。”称“战争仍然未止,和平之目的不能达到。决定身先引退,以冀弭战消兵,解人民倒悬以万一。”
于是,在“行宪国大”当选总统刚满9个月的蒋介石,就此“引退”了。
1949年1月22日,蒋介石回到他的家乡浙江省奉化县溪口镇。
但他仍然牢牢地以国民党总裁身份控制着党政军大权。他仍然在竭尽全力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