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正文 第554章 百家之争鸣
身修持,不假外物,只求自己解脱。

    而此时还有一种类似的法在南赡部洲流传,那就是只要勤修,就可以实现了西方极乐世界,成就净土佛菩萨的依正庄严功德。

    当张昊听闻这三种学之时,马上就想到了佛教的三大佛,分别是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

    释迦牟尼主要主宰佛教的婆娑世界,是佛教的创立者,被称为是至尊佛。

    阿弥陀佛掌管西方极乐世界,又称无量寿佛和无量光佛,他主要指引人们通往极乐世界。

    还有在东方琉璃世界里的药师佛,据主宰着佛教所的善恶因果。

    张昊喃喃道:“没有想到,后世的佛教三大流派在此时就已经开始流传开来,不知道这三家是否如地球那般成就呢?三家又是如何都归为佛家呢?”

    此时,除了佛家思想,此外还有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流传。

    像阴阳家因提倡阴阳五行学,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

    这其中有个名叫邹衍的人也是转世重修之人,而他还是造化道场出去的。

    阴阳学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五行学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

    当然,这其中还有对地球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的儒家。

    儒家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除了这些主张,其最初的创始人孔子更是将他的思想用于国家的统治当中、用于生活实践当中,游走七十二国,并最终建立自己的国家。

    孔子还大肆收罗门徒,有弟子三千之,并在儒学思想的基础成立了一个门派——儒门,成为当世第一门派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玉帝成长录简介 >玉帝成长录目录 >正文 第554章 百家之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