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回 宋乱弑君荆楚扩疆
朝廷长时间的内乱,必然带来外部的混乱。荆国楚子觉得时机可乘,于是野蛮的疯狂起来,熊渠决定出兵,下令长子康,中子红,少子执庇,各带两万军,从三面围剿均国,小小的均国只有两万兵力,不敌,也因荆楚大军来得太突然,均国城被团团围住,无法联系外援,均国君最终战败,在一百多名大将的合力拼杀下,冲出包围,逃到庸国去了,熊渠灭掉西边临边的小国家均国,熊渠对四个儿子说:“总算报了一个甲子的仇恨,报了当年均国联合伐楚的一箭之仇。”
还没等四人表态,只听站在一旁的孙子熊皋说道:“爷爷,要不是均国他们打败叔公熊胜,那轮到爷爷执政,这要感谢均国他们。”
熊渠望望长子熊康,熊康大声训儿子道:“小孩子不许胡说八道,赶快退下,这里没有你什么事情。”
熊红说道:“不要紧,他说的是实情,南蛮之后裔,说话不拐弯。”
荆楚灭均国,这一战,荆楚拉开天下大乱,诸侯兼并战役的帷幔。
夷王得报均国被荆楚灭掉,忍气吞声,只是下令方国君师叔父方叔派兵加强汉水与褒国之边的周军驻军。
熊渠三子都好武,一子喜文,熊渠根本不把周军的动作放在眼里,继续出兵吞并罗国老城彭房城邑,罗国君相隔彭房甚远,中间又相隔南漳庐国,距离大约三百多里,出兵救援也是困难重重,对此也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房邑被荆楚占领,无奈何地,只能等待朝廷的旨意,没有朝廷的王令,罗国君不愿出兵相战,罗国侯保持克制态度。
朝廷下令方叔率周军南下,方叔接到王令,命大将姜棠为先锋,率兵赶往荆楚边境。
熊渠吞并了房邑,就打通了南下神农架的障碍,于是继续下令三个儿子率军进军神农架,神农架地区,穆王曾经封赏给平徐战役中有功之人楚子,后来熊胜反周,又被穆王收了回来,神农架地区的十几个濮人酋长国,见到荆楚大军到来,没有还手之力,只好归顺,并声称:“荆楚深得江汉濮人民心,早就盼望回归荆楚的怀抱中,享受昔日的温暖。”
熊渠听到这话,更是狂妄自负了,继续挥师南下,攻打荆山庐国,遇到庐国和权国以及归国的三国联军联合抵抗,熊渠大军无法继续向南挺进,熊渠就此驻军,休息整兵。
熊渠四个儿子,三个武将,一个文人,文人熊延建议:“父君,儿臣建议通过神农架向巫溪流域进军,只要得到奉节,可以拿下整个越章地区。”
“道理是有,可那里瞿国,大宁国,巫国,还有一个大巴山和巫山交界处的巴巫酋长国,这四国都是巴国附庸之地,巴国可是姬姓诸侯,不好乱动。”熊渠说道。
“那是以前,后来早就独立了,直贡朝廷。巴国子爵国而已,封地不过七十方里,他的地面早就出了,何况瞿国已经被周昭王册封变成侯爵。”熊延说道。
“好,就这么干,传寡人的命令,熊康,熊红,熊执庇,率本部人马,直取四国。”熊渠下令道。
“诺。”三人领命而去。
大宁河,人称巫溪,经过巫山南麓,注入长江。大宁国和巫山地区的莁国,本是一族两国,其祖先是随商朝天子子瞿到此的巫师,帝乙子瞿封其兄弟两人在此立国,目的是效忠自己的庶子瞿瑭封地夔(kui)城,也就是瞿塘峡瞿国。
这三国地势成为三角之势,位于大巴山、巫山北麓,光头山南麓,长江北岸。形成两面环山,一面临江,只有西南面是通道。
三人率六万大军,穿过神农架地区,到达大巴山东南地区与巫山西北交界地段,这里的山势险峻,最高山达到一千丈,虽说是先捡弱小的灭,但就凭这地势,要想打赢巴巫族人,也要花一定功夫,不灭,可这是必经之地,没有选择,那就三军围剿巴巫酋长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