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十一节
们刚走出房门,就看见许多赤手空拳的青年像一群受惊的小鸟似的东奔西撞,找不到适当的去处。刚才就是他们从墙上跳过来的。我紧随父亲身后,走出这座一时充满恐怖的院子,找到一间僻静的小屋,进去后暂时安静下来。

    父亲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没说,神情非常冷静,手里握着那唯一的武器。看样子,假如可能抵抗,他一定要抵抗一下的。我也有些胆壮起来。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我没有吭气,只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听声音,来的人不在少数,而且已经把这间小屋团团围住。

    不要放走一个!粗暴的吼声在窗外响起来,喊声未落,穿着灰制服和长筒皮靴的宪兵们、穿便衣的侦探和穿黑制服的警察就蜂拥而入,一瞬间挤满了这间小屋子。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十几只黑洞洞的枪口对着父亲和我。一个坏蛋立刻冲到跟前,把父亲的手枪夺过去了。

    ……残暴的匪徒们把父亲绑起来,簇拥着走了。

    二十五年之后的1952年10月20日,被上海公安局抓获的“赵志安”终于交代自己正是当年的侦缉队队长雷恒成,正是上前把李大钊的小手枪“下”了的那个“坏蛋”。手枪到手以后,他爱不释手,擅自留用了。雷氏招供后的第五十八天,此“历史反革命分子”即以“为李大钊等烈士复仇”的名义,被判处死刑并被“立即执行”了。

    雷恒成被处死的数年后,与李大钊案相关的前北洋人士,虽已年迈并各用化名隐匿于京沪坊间,均遭到了最严厉的惩处。原京师警察厅侦缉处处长吴郁文,因李大钊案晋升为陆军中将,后脱离军界,隐居北京鼓楼后的一座大杂院儿里,1951年6月20日,他被追踪而来的北京市公安局抓获并判处死刑,未待执行即于1953年5月17日瘐死狱中。原京师警察厅厅长陈兴亚,化名定居上海,1950年“镇反”时被人举报入狱,1959年瘐死。需要说明的是,当年,陈某人虽是李大钊被捕的最高执行者,却也是在张作霖面前“主张宽大主义”的一位。原京师警察厅司法处处长蒲志中迫于压力向北京市公安局投案自首,下场不详。负责审判李大钊的京师高等审判厅推事(审判员)王振南在上海被捕并枪决。那位当年的共产党北京要员李渤海,成为本党叛徒后,竟被张学良所赏识,调为身边人,后竟成了鼓动“少不更事”(蒋介石语)的“少帅”悍然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策士黎天才!1949年后,他在上海被追捕入狱,因“曾做过有益于人民的事”,被上海高等法院从轻判处无期徒刑,1961年瘐死牢中。

    在历史的祭坛上,底层执行者总是第一道牺牲品。

    北京市文物管理局文物处处长王鸿年先生告诉我:他们已经准备在原苏俄大使馆内立一块“李大钊烈士被俘地”铭牌,当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只是,“立了也白立,因为现在那里是最高法院的大院儿,外人是不可能进去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简介 >1912-1928:文武北洋·风流篇目录 > 第十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