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页
七十
第一七章伏击
晨风吹动着晚秋的庄稼,掀起一起一伏的波浪。建梅挟着一个小包袱,双手拨着高粱杆子,急促地在庄稼地里走着,高粱穗儿有的已经弯下腰来了,那些红的、黑的、黄的五颜六色的高粱子儿亮晶晶的、饱唧唧的,真叫人可爱。她不由伸手捻下几粒,含在口里。
刚刚赵大爷从肖家镇送来消息说:杨百顺昨天下午从衡水受训回来了,还拉回来两大车配给的军用物资。苏金荣也把这几天抢收来的租子,载了十几马车,他们准备今天下午一同回县城。只带着一个中队的伪军,和十几个便衣队员,还有二十多个鬼子,正是打伏击的好机会。建梅本打算派别人去给县大队送信的,后来考虑县大队没有固定的活动地址,这又是一份重要的情报,送不到就误了大事,才决定自己亲自送去。
建梅也不知道大队现在住在什么地方,只好按着县大队经常活动的村子去找,想不到走到肖家镇东十五里地小王庄,就找到县大队了。
杜平见她进来,放下手中的一本《论持久战》说:“什么风把你吹来的?”
“抗日的风。”建梅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没听说过。”杜平笑了笑颇有兴趣地说,“今天我才明白了,还有抗日的风和不抗日的风之分啊!”
“那当然有啦!”建梅天真地解释说:“对抗日有利的就是抗日的风,对抗日不利的就是不抗日的风。”
杜平听出这话里有文章,忙问:“敢情你是带来对革命有利的事啦?”
建梅睒着眼睛自信地点了点头,接着把情报对杜平详详细细地讲了一遍。要在别人,听到这消息一定会高兴得蹦起来,而杜平却几乎没有什么表示,只是用心地听着。等建梅说完,又问了几个情况,最后他才简短地说道:“很好。”
杜平是不大轻易表扬人的,这两个字在他来说,已经是对同志的最大鼓励了。建梅和他在一起工作时间很长,自然了解他的脾性,心里充满了喜悦。她非常乐意和她的首长杜平、马英、李朝东在一起,他们三个人不管谁到了她的身边,她都觉得身上有了劲,增加了她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但除此以外,他们三个人却在她身上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她和李朝东在一起的时候,就显得特别欢乐、愉快、无忧无虑;和马英在一起的时候,就感到兴奋、激动、幸福;和杜平在一起的时候,就觉得心里热乎乎的,身上暖烘烘的,象孩子偎在母亲身边一样,不愿离开。李朝东到分区工作了,离的远难以见面。怎么没见马英呢?于是问道:“马英同志哪里去了?”杜平笑了笑:“很不凑巧,他执行任务去了。”接着又问道,“建梅,你现在当领导了,学习怎么样?”
“忙得不开交,哪里有时间!”建梅的脸红了。
“要说忙嘛,我们的毛主席最忙,可是他还抽出时间写书哩!”杜平说着,翻出几本油印的小册子,有《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齐递给建梅说:“这都是毛主席最近写的,拿回去好好看看。”
建梅望着这几本小册子,立时觉得耀眼夺目,心里热腾腾的。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惭愧,脸越发地红了。她举手给杜平敬了个礼,咚咚咚地跑出去了。
中午,趁着人静的时候,队伍从晚秋的庄稼地里绕着往肖家镇至西河店公路的埋伏点运动。这次伏击正赶上秋老虎,天热得要命,没有一点风,谷子棵一根根直立在地里,垂着穗,一动不动,也象是热得受不了似的。杜平弯着腰领着队伍在谷子地里走着,直觉得透不过气来,浑身粘胡胡的,不是个味儿。他回头看了看战士们,一个个汗流满面,衣裳都湿透了,只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显得兴奋、紧张,那表情好象是在回答杜平:这一回一定要把敌人一口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