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06节
    这就是使刚才被各种死的念头和怪诞的形象所催眠了的这位青年人在睁开眼睛的当儿感到恐怖的一种奇怪的景象。如果他一时还陷于麻木状态,如果他暂时让自己象听保姆们讲故事的小孩那样信以为真,甚至完全被听到的故事所迷住,那就应该把这种错误归因于他的沉思给他的生活和智能蒙上的那层薄纱,归因于他的受刺激的神经的激动,和刚才强烈的戏剧性场景给他提供的有鸦片般刺激作用的残酷快乐。产生这种幻象的地方是在巴黎的伏尔泰堤岸边,时代是十九世纪,从时间和地点来说,巫术发挥威力已经不可能。正确的地点应是盖依-吕萨克①和阿拉戈②的门徒、权贵的诈骗行为的蔑视者、法兰西怀疑派的神明③断气的房子附近,这陌生的青年无疑只不过屈服在这些诗意的诱惑之下,就象我们常常借以逃避令人失望的现实和用来考验上帝的威力那样。目前他正被某种无法解释的神秘力量的预感所刺激,因此在这灯光和这位老人面前发抖了;然而,这种情绪却有点象我们大家面对着拿破仑或者是面对着才华灿烂和享有荣名的伟大人物时所感觉到的那样。

    ①盖依-吕萨克(1778-1850),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

    ②阿拉戈(1786-1853),十九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二十三岁时便成为科学院院士。

    ③这里指的是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大量著作揭露了君主专制制度和教会的伪善面目。

    “先生想要看拉斐尔画的耶稣基督像吗?”老人客客气气地问他,语音清脆短促,颇象金属的声音。

    他说着便把灯放在一根破柱头上,灯光把那棕色木匣照得通亮。

    听到耶稣基督和拉斐尔这两个富有宗教意义的名字,他不禁露出一种好奇的姿态,无疑这是商人所期待的。他正在拨动一根弹簧,突然那红木的雕板沿着槽子滑下来,没有发出一点声音,那幅画已呈现在惊叹的陌生人的眼前。看到这不朽的名作,他已忘掉了店里种种奇怪的收藏品,忘记了刚才莫名其妙的瞌睡,重新成为一个人,重新认出那老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活生生的,毫无妖幻之处,并且重新生活在真实的世界上了。画里神圣的面容温柔慈爱、和蔼安详的表情立刻给他以影响。天外飘来的阵阵馨香驱散了焚烧着他的骨髓的无限痛苦。由于背景是黑色的,救世主的头象是从黑暗中浮现出来;顶上的光轮在他头发周围放出强烈的光芒,仿佛是从头发里射出来的;在额头和肌肉下面,每个线条都透露出一种坚定的信念。朱红的嘴唇象刚给人宣讲过人生真谛,听讲的人还在向空中追寻那神圣的回音。他向沉寂中询问救世主悦耳的隐谕,向未来去倾听它,却在过去的教训里找到它。救世主那双宁静淳朴的可敬爱的眼睛,是受苦的灵魂的避难所,是《福音书》的翻版。总之,天主教的全部精神可以从这个温柔的慷慨的微笑中体现出来,它似乎表达在这句简单的训诫里:你们要彼此相亲相爱!这幅画能引人祈祷,劝人宽恕,消灭自私,唤起一切沉睡的德性。拉斐尔的杰作还具有诱人的音乐魅力,它可以把你引到非常迷人的回忆里,这幅画的成功是全面的,它使你看了会忘掉画它的画家。这幅珍品在光线上也充分发挥了它的威力:有时候,那头像似乎在遥远的云端里浮动。

    “我买这张画所花的金币,摊开来可以盖过它,”商人冷冷地说。

    “好吧!是该去死的时候了!”青年人嚷道,他正从一个梦幻里醒过来,梦中最后的思想使他想起了自己悲惨的命运,使他不知不觉地渐渐放弃他所恋恋不舍的最后希望。

    “啊!啊!我对您保持戒心,到底做对了!”老头子答道,一面用一只手紧紧握住青年人的两只手腕,就象夹在钳子里似的。

    陌生人对这个误会报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驴皮记简介 >驴皮记目录 > 第0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