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暗图梧州陈麻子出兵走南路 四面包围黄绍竑都城获大捷
伍廷飏与吕竞存去玉林后,一连几夭,都没有消息。黄绍竑又是个急性人,每天都在司令部里烦燥地踱步,等待伍、吕二人归来。白崇禧见了笑道:“何不到水娇艇上消遣消遣?”
绍竑摇了摇头,说道:“去不得,一到她艇上,我就想抽大烟,这些日子,水娇也不让我见她,她说等我戒脱了烟之后,再让我到她艇上去。”
白崇禧见绍竑面有痛苦和惆怅之色,忙说道:“戒烟成功后,你一定要酬谢她!”
二人正说着,忽有派往南宁去的探报人员回来报告:“陆荣廷已任命李宗仁为前敌总指挥,要李率所部及韩彩凤、陆福祥两旅,前来攻打梧州。”
这消息来得不早不晚,偏偏又正撞着黄绍竑的那块心病,他虽然面不露色,但心中却有些打愣,仍在急躁地踱着步子,不发一言。白崇禧瞪着眼睛,把桌子一拍,喝斥那报告情况的人:“胡说!”
那打探消息的人被吓得扑通一声跪下,但却硬朗朗地说道:“总指挥、参谋长,我要胡说半句,你们砍我的头好了!我的一个老乡,正在韩彩凤部下当连长,他们已向玉林开拔,前日已抵贵县,即将与李宗仁部汇合,准备向梧州用兵。”
“这是陆荣廷的离间计,岂能瞒得了我?休要胡说,你再去认真打探消息,速回报告!”
“是!”
那打探消息的人见白崇禧说得如此确切,岂敢怠慢,急急地又赶回玉林那边侦察情况去了。
“健生,我们还是要准备一下,常言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玉林离此只有几百里,而且伍廷飏、吕竞存一去又无消息……”黄绍竑停下步子,两眼定定地望着窗外。他的司令部正好面对西江,江风阵阵,江上舟揖如林,却只不见水娇那篷顶有条木龙的小艇。
“总指挥,”白崇禧瞟了一眼黄绍竑,说道,“我担心的不是西面的李德邻,而是东面的刘震寰啊!”
“你是说,在广州的桂军总司令刘震寰要打回来?”
黄绍竑立即回过身来,仿佛有人从他身后突然刺来一刀似的。除了玉林的李宗仁外,对于已在广州站住了脚的桂军总司令刘震寰,也一直是黄绍竑的一块心病。黄绍竑担心的倒不是从南宁撤退时的旧账,而是在打下梧州之后他独树一帜,自封广西讨贼军总指挥,对于陈雄从广州带回的那纸大元帅府任命他为刘震寰部第五师师长的委任状,毫不理会,此事在广州,自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而自沈鸿英叛乱被平息之后,刘震寰在广州大元帅府的地位已上升到举足轻重的程度。刘部虽住广东,但都是广西子弟,对于广西的前途,刘震寰是抱有野心的。对此,黄绍竑一直放心不下,现经白崇禧这么一说,更觉得问题的严重。
“我们很可能先和刘震寰的部队交锋!”白崇禧冷静地说道。
“要严加防范,刘震寰不是个好东西,他很可能趁我们立足梧州未稳,进行偷袭,抢占梧州这一战略要地!”黄绍竑也肯定地说道。
“孙子云:‘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我们区区几千人,岂能分兵把口,两面作战?”白崇禧说道。
“眼下,玉林这边已闻动静,消息虽不太确切,但不得不备。广东刘震寰这边,有杰夫在广东,有个风吹草动,他一定会及时报告的。”黄绍竑道。
“不,”白崇禧把手一摆,“有李德邻在,玉林那边断无问题。我看,杰夫有可能最近回来。”
“刘震寰会来得这么快?”黄绍竑停下了步子,那双冷峻的眼睛有些惊异地望着白崇禧。
白崇禧点头道:“刘震寰回桂,现在倒是最好时机。广东方面,孙中山大元帅已北上韶关督师,广州政府由胡汉民代行代拆,刘震寰有空子可钻。眼下八桂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