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瞒天过海黄绍竑就任总指挥 冤家路窄李石愚活理两使者
发出命令。接着,十几名士兵便扛着铁锹,洋镐,把垂头丧气的伍、吕两人押到大校场后边去。李石愚对伍、吕带来的那两名随从喝道:“黄绍竑手毒心狠,一向喜欢活埋对手,今天此举,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们马上回梧州去告诉黄绍竑那王八旦,我随时挖好坑等着他,不把他埋了,我李石愚不是人养的!”
那两名随从,吓得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见李石愚不杀他们,立即鼠窜而去。这下只苦了巡逻队的那个军官,自己竟将同乡送入虎口,但眼前又无法可救,他猛地想起伍、吕两人是受黄绍竑之命到玉林拜会李宗仁的,眼下只有李宗仁才能救得他两人,便立即打马驰住旅部,向李宗仁报告。
恰好李宗仁和黄旭初都在旅部,便一同赶了来。
“住手!”
李宗仁在马上大叫着,那高大的枣红马四蹄生烟,风驰电掣般瞬间已奔到那堆黄土前,李宗仁飞身下马,从一名士兵手里夺过铁锹,跳下坑里,伍廷飏和吕竞存两人被反绑双手,站在挖好的坑里,黄土已填到两人的胸口了。李宗仁和黄旭初亲自动手,为伍廷飏和吕竞存两人铲去黄土,那些原先填土的士兵,见旅长和参谋长亲自下坑铲土救人,也不敢怠慢,忙跟着下去将土铲走。李宗仁和黄旭初又亲手将伍廷飏和吕竞存扶上坑来,伍、吕两人惊喜交集,一齐跪在李宗仁面前,叫了声“德公!”眼泪便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李宗仁和黄旭初带着伍、吕两人回到玉林,随即命人服侍他俩洗了澡,换了衣服,又备办一桌极丰盛的宴席为两人压惊,席间,各叙别后之情,气氛相当亲切融洽。原来,派伍廷飏和吕竞存两人到玉林,这本是白崇禧的主意,因为吕竞存是桂林人,与李宗仁是小同乡,伍廷飏是容县人,与黄旭初又是小同乡,同乡好说话,果然十分谈得拢。李宗仁先责备了李石愚“莽鲁”一番,举酒为伍、吕两人压惊致歉,又问起季宽和健生的近况,俨然仍以上官自居。伍、吕则代表黄、白两人向李宗仁报告了占领梧州和投靠广州大元帅府改称讨贼军的经过。
“季宽混得不错呀!”李宗仁虽表面称赞,内心却矛盾重重,很不是滋味,因为孙中山既然任命黄绍竑为广西讨贼军总指挥,显然,黄绍竑不但不可能再作他的部下,而且论地位和实力,也已在他之上了。
“季公一再要我们向德公表示谢忱,他说,我们是借德公的本钱起家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啊!”伍廷飏在玉林出发之前,黄绍竑特地向他和吕竞存交代过,决不能再把李宗仁当作上官对待,此次仅作为礼节性拜会,目的在联络和恢复感情,因此伍廷飏措辞十分谨慎。
“请!”李宗仁举杯。
“德公请!”伍廷飏和吕竞存也举杯。
一些应酬的话说过之后,双方开始感到不知从何谈起了。黄旭初本来就沉默寡言,席间话更是不多,但作为李宗仁的参谋长,他的头脑却象一架极精密的机器似的,在不停地运转着。通过交谈和分析。他已看出黄绍竑和白崇禧派伍廷飏、吕竞存来玉林的目的。尽管黄绍竑不甘居李下,但从伍、吕玉林之行,黄旭初已敏锐地感到李宗仁在黄、白心中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眼下李、黄二人虽然矛盾重重,但利害相关,除了重新联合起来,是别无出路的。联合的基础是什么?黄旭初马上想到了陆荣廷打来的那封电报。
“这里刚收到陆荣廷打来的一封电报,请二位过目,回去把情况向季宽和健生说说。”黄旭初随即把电报拿给伍廷飏和吕竞存看。
“德公准备怎么办?”伍廷飏看过电报后,关切地望着了李宗仁问道。
“这是‘假途灭虢’之计。”李宗仁说道,“你们回去告诉季宽和健生,我这里先和陆荣廷周旋,迫不得已时;我将以武力阻止韩彩凤和陆福祥两部进入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