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智取梧州黄绍竑大闹花艇宴 威镇西江李济深扶植讨贼军
使他们感到那威力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的震响,令人震聋发聩!
“中山先生此次回粤,倡导‘三大政策’,致力于新的国民革命。诸位是出身于军校的年轻军人,有朝气抱负,应矢志跟随中山先生革命,才有前途,否则难免不重蹈陆、沈之覆辙!”
李济深结束了他的讲话,回到座位上,姿式坐得笔挺,两手放在膝前,他由一位极有造诣的教官,变成了一名严肃的标准军人。黄绍竑随即站起来,说道:“今日有幸拜会任公,畅聆伟论,使绍竑等茅塞顿开。我等早已投奔中山先生,成为革命营垒中一分子,今后关于两广方面的问题,尚盼任公不吝赐教!”
李济深点头道:“贵部今后之决策和行动,应及时请示中山先生和大元帅府,以开创一新的两广关系局面,”
会谈结束后,李济深留黄绍竑等在座舰上进餐。过了两天,李济深即率第一师和大部分舰艇开回肇庆去了,他在那里积极整训部队,准备出发东征讨伐陈炯明叛军。
李济深离开梧州后,黄绍竑、白崇禧便与邓演达秘商解决冯葆初的办法。但冯是梧州的“地头蛇”,嗅觉很灵,自被迫投向粤军后,极少公开露面,且严令所部在梧州城内日夜戒备,对黄绍竑驻在三角嘴的部队更是倍加提防。对于粤军,冯葆初也知道他们即将返粤参加东江战事,粤军一走,梧州便仍是他的天下,因此只是和邓演达虚与委蛇,平日小心谨慎,躲在警卫森严的司令都里,轻易不出来。由于冯葆初狡诈,黄绍竑、白崇禧与邓演达虽多次策划,但一时无从下手。如果用武力解决,一则杀降不智,二则在城内作战,冯部占据有利地势,战端一开,双方及百姓均将遭到重大伤亡,无论是即将出发东征的邓演达和羽毛未丰的黄绍竑,都不能在梧州死打硬拼消耗实力。正决择不下的时候,李济深又发来电令,催促邓演达尽快撤离梧州,率部回归本师开赴东江作战。黄绍竑、白崇禧见了李济深的电令,更加着急,因为在邓团撤出梧州之前,如不将冯葆初解决,黄绍竑则更不好下手了。这一日,黄绍竑、白崇禧正在邓演达的团部里磋商,白崇禧和邓演达面对梧州地图出神,得江与桂江在梧州交汇,往下便是西江,桂江那一段又称抚河,抚河与西江极象一垂直的座标,抚河与西江形成的近似九十度的夹角,便是梧州城区,得江与抚河形成的近似九十度的夹角,那就是与梧州城区一江之隔的三角嘴。时值盛夏,连降暴雨,西江水势猛涨,黄绍竑凭窗而立,看着波涛滚滚的江水,心里急得油煎火燎。这时,俞作柏、夏威、伍廷飏等纷纷派人前来报告,说连日大雨,抚河水涨,驻在三角嘴的部队受到大水威胁,无法立足,请求下令移防。黄绍竑听了,更是急得火上加油,因为如果将部队撤离三角嘴,便是等于放弃这一控制抚河、得江、西江三条江的战略要点,黄绍竑没有船只,他一撤走,冯葆初必然会派兵乘船抢占三角嘴,今后要图梧州就更加困难了。黄绍竑正在焦急的时候,没想到白崇禧却一拍大腿,高兴地说道:“此乃天助我也!”
邓演达忙道:“健生兄有何妙计?”
白崇禧在黄绍竑和邓演达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直说得他两人喜上眉梢,连说:“妙,妙,妙极了!”
邓演达随即打电话给冯葆初,告之由于抚河水涨,黄绍竑部驻地受到威胁,为避水患,特允许黄部三个营临时调驻梧州城内。初时,冯葆初表示城内驻军太多,影响市民百姓生活,反对黄部进城。邓演达明知冯葆初的用意并非维护梧州市民百姓的利益,实乃担心黄部进驻城内于己不利。便说道:“黄部进城乃暂避水患,水退之后,即行撤出。至于担心黄部进城后将影响市民百姓生活的问题,本团长系梧州军警督察处主任,将派出军警维护城内治安秩序。”
冯葆初听邓演达如此说,便不好再加反对,估计大水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