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分道扬镳黄绍竑暗中挖墙脚 纵横捭阖白崇禧上演“隆中对”
那双眼睛象两只钢珠一般,既冷又硬,与抽鸦片烟时亢奋的神色迥然两样。“我刚才说过了,我不过是要借个名义呀,我并非真的要去投奔沈鸿英,我晓得沈鸿英此次叛孙是要失败的,我的目的是要趁沈鸿英战败时袭取梧州。因此,任何人的委任我都要考虑,唯独沈鸿英的委任我无须考虑。”
“太危险了!”李宗仁摇头说道,“季宽,目下两粤局势如此动荡,我们发展的机会多得很。我想,只要我们把部队训练好,时机一到,便可挥师而进。我一心办教导大队,正是要加紧训练下级军官,养精蓄锐,待机大举。”
黄绍竑见李宗仁如此说,也不再辩论争执,只是默默地从腰上解下手枪往李宗仁面前一放,冷冷地说道:“德公,请允许我辞去军职,解甲归田!”
李宗仁对黄绍竑此举颇感诧异,本想再作劝说,但他的目光和黄绍竑那钢珠似的眼珠内射出的冷光相遇时,知道事已不可为。他脑海中迅速闪出几个对策:将黄绍竑扣留,把他的部队缴械?李宗仁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黄绍竑一不叛乱,二不投敌,三不抗命;准其辞去军职,另行任命第三团团长?李宗仁又否定了这一想法。因为黄绍竑到底是个不受羁磨的干才,挽留不易,不如成全他向外发展的志向,异日或能收到表里为用之功。想到这里,他将黄绍竑放在桌面上的手枪,连皮带一起重新系到黄绍竑旅的腰上,情真意切地说道:“季宽,大概你还记得,我委托你胞兄天泽持函到廉江城去等候你时,曾有一句话带给你,我当时对天泽兄说,请转告季宽,如果他不愿意将部队开来玉林与我合作,我愿赠送他一笔军饷,何去何从,由他自决。”
黄绍竑点了点头,表示他胞兄天泽确曾将李宗仁这句话向他转达过。
“冒险犯难固是青年革命军人之本色,至于向外发展进取的原则,我更是绝对赞成的,你还有什么要求需要我帮助的,请一并说出来吧!”李宗仁诚恳地说道。
心中感激之情,顿时涌上黄绍竑那蜡黄的颧骨突出的脸膛。他仍坦率地说道:“德公,感谢你看得起我。在我未曾取得梧州之前,一切饷项费用请你仍然照发,万一我失败时,请你设法收容。”
“好!”李宗仁拍着黄绍竑那瘦削的肩膀,笑道:“将来局面拉大了,可别忘了我这个李大哥呀!”
“只要德公不忘记我黄绍竑是你的部下就行了!”黄绍竑举手向李宗仁敬礼,告辞走出了司令部,带着卫士,骑马赶回容县去了。
黄绍竑回到容县后,把早、午两次鸦片烟都减掉了,只有到了晚上才抽一顿晚烟。可是,在考虑作战计划的时候,他才感到兵力拮据不够使用,他要夺取梧州,要对付的是一个整师的敌人,而且现时坐镇梧州,指挥西江战事的又是沈鸿英的参谋长,人称“智多星”的邓瑞征,此人多谋善断,不好对付。因此黄绍竑想以六、七百支枪去夺取梧州这个战略要地,打败邓瑞征那一师精锐人马,正如李宗仁所说的那样确实“太危险了!”但黄绍竑又偏偏是个敢冒险的人,而且眼下袭取梧州的确是最好的时机,他决心不放过这个机会。
向李宗仁借兵么?他否定地摇了摇头,李宗仁虽然迫不得已放他出去发展,但绝不会再借给他一兵一卒的,因为在李宗仁眼中,他这次冒险是毫无把握的,李宗仁在玉林是想坐大,怎能把血本拿出去跟他冒险!黄绍竑绞尽脑汁,想来想去也想不出到哪里能弄到一兵一卒的办法。恰恰这时,他派往梧州沿江一带去搜集情报的人回来报告,沈鸿英被孙中山赶出了广州,已退往韶关。孙中山派季济深率粤军第一师和海军内河舰队沿西江而上,追击西路沈军,目下李济深正指挥粤军围攻肇庆沈军,沈鸿英在西、北两江自顾不暇,均感吃紧。黄绍竑接到探报人员的报告不久,沈鸿英又派人送来了委任黄绍竑为他的第八旅旅长的委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