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叛投北洋沈鸿英新街就新职 讨贼平叛孙元帅督师越秀山
且劝告他要悬崖勒马,为了最后争取他,孙中山仍表现得宽宏大度,约他到帅府面谈。沈鸿英抓着电话筒,一时瞠目结舌,不知说什么才好。拒绝前往帅府去见孙中山,便是公开抗命,于情理不容,且眼下他的布置尚未就绪,还得敷衍孙中山一段时间;去帅府与孙中山周旋,他又怕孙中山万一拿他问罪,岂不是自投罗网?让孙中山亲自到他的司令部来会谈吧,孙中山是屈驾来访,此时他不但还不敢加害孙中山,而且还得对孙的训示表示洗耳恭听,最令他生畏的还是如何回答孙中山当面的责问。
“沈总司令,你不愿回答我的问题吗?”孙中山大概是等得不耐烦了。
“啊,不不不,孙大元帅,我是想,我是想……”沈鸿英头上冒出了汗水,这才想出一条缓兵之计来,“我明天亲到帅府拜谒孙大元帅,恭听训示。”
“好的,我明天就在帅府里等着你!”孙中山放下了话筒。
“他妈的,真象过了趟火焰山!”沈鸿英撂下电话筒,头上的汗水已经往下滴了。
明天去帅府,这不过是沈鸿英敷衍孙中山的手法,仅接一次孙中山的电话他已经大汗淋漓,宛如过火焰山一般难受了,要是到了帅府孙中山当面质问他如何与北洋军阀勾结图谋造反,那岂不是等于将他放到鼎沸的油锅中去吗!帅府是断断去不得的,可是给他的时间却只有今天一天了,明夭要是孙中山见他不去,自己跑到他的司令部来,那不是更不好办吗?想着想着,沈鸿英又痛骂起那胖子使者来,为何将秘密泄漏出去,害得他如今心神恍惚,如坐针毯,如履薄冰。沈鸿英愣了半天神,一时无计可施,只得命副官去将参谋长邓瑞征请来问计。
那邓瑞征果是“智多星”,刚一进门便对沈鸿英道:“事已至此,倒似那晁盖、吴用等人劫了生辰纲一般,看来是要反上梁山去了。总司令对此不必介意,只需略施小计,便可稳坐广东督军的位置。”
沈鸿英听了立刻转忧为喜,忙问道:“参谋长有何妙计?”
邓瑞征拈须徐徐答道:“以退为进,反守为攻。”
沈鸿英虽是绿林出身,但气量却并不狭窄,上次的“鸿门宴”吃了亏,他既不怨李易标,更不怪邓瑞征,反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老话来宽慰李易标和邓瑞征,使李、邓两人十分感动,更加忠心为他效命。那邓瑞征眼见沈鸿英在广州的处境难堪,孙中山又下令要移防西北江,便为沈鸿英谋划了这条计划。
“总司令今日便对广州各报发表声明,拒受北洋政府所委之职,忠心拥戴孙中山大元帅,严遵帅令行事,明日即率部全部退出广州,到新街设立行营,以正视听,以安人心。”
“好!”沈鸿英一拳头砸在虎皮椅的扶手上,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因为这样他不但可以不必去帅府受孙中山的训斥,孙中山也没有理由和办法再到他的司令部来了,更重要的是他一撤出广州,同时又向报界发表声明,表明心迹,则孙中山和滇军必不再疑他有异动,他便可以做好充分准备,突袭广州,将孙中山和滇军打个措手不及,取得广东地盘,当上广东督军。
“参谋长,你就以我的名义给报界发表声明,孙中山和广东人喜欢听什么,你就讲什么好了,我这就去通知各位军长,令他们做好准备,明日便率队撤离广州。”
邓瑞征见沈鸿英采纳了他的计划,便笑道:“总司令务必严饬部佐,要他们撤离广州时做到秋毫无犯,否则,弄得鸡飞狗走,怨声载道,孙中山反疑我们图谋不轨了。”
沈鸿英点头道:“我令卫队到各处督察,如有违令者格杀勿论!”
第二日,果然广州各报均在显要位置刊载了沈鸿英拒受北洋政府所委军职,拥戴孙中山大元帅,严遵帅令移防西、北江的声明。当日下午,沈鸿英便乘坐绿呢大轿,亲率驻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