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小学阶段:塑造灵魂+训练技能 (二)
到想入非非的程度,引起了神智错乱,眼里不断产生幻象,然后按他的主观想象不分青红皂白地乱砍乱杀。这教育我们要客观地考虑问题,不能凭主观想象办事。
让孩子就自己喜欢的东西写日记,他们总是更爱动脑筋。婷儿的《咪姆》观后感就很能说明问题:
8月13日
可爱的咪姆
这几天,电视上放映了日本多集动画片《咪姆》。这部片子里有一个住在计算机里的小娃娃,名叫咪姆,眯姆在日本的大介和清子两兄妹家里。妈妈说:这个咪姆,丑乖丑乖的。可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咪姆挺漂亮的,而且什么都知道。它向大介和清子介绍飞机、照相机、火车、青霉素的来历和发现的过程,带着他们和电视机前的我一起去南极和北极探险,一起去漫游光的世界它简直是知识的结晶,智慧的化身,而且很正直,它具有人类的全部美德。
我也很想有一个咪姆,这样,我就可以得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对五彩缤纷的科学、知识的世界有更多更广的了解、可是咪姆在日本,那我的愿望就成为了幻影。可是,有一天,我听里面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咪姆。于是,我又觉得有了希望。可是我又想:心里的咪姆,难道心里住着一个小人儿?不可能。那又会是什么呢?于是,我苦苦思索起来,对,咪姆就是人的求知欲,大介和清子有不懂的事,就去请教它。那不就是相当于去查阅资料吗?
这件事告诉我,一个人有求知欲,就可以得到连续不断的知识,就可以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捏冰一刻钟,锻炼忍耐力
张欣武很早就预见到,如果想让婷儿长大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她必须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强大承受能力,以便有朝一日能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承受极限的考验。这种承受力虽然用在将来,但却必须从小培养。
婷儿10岁时,张欣武开始正式实施这个战略计划。为了提高婷儿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他在四下的暑假里给婷儿设计了一次奇特的忍耐力训练:捏冰一刻钟。婷儿当时捏的,是在冰箱里特意冻得结结实实的一大块冰。
有位大学生告诉我,婷儿考上哈佛的消息和特稿见报后,好几个大学生好奇地想试一试捏冰的滋味,但没有一个人坚持捏到了一刻钟。那么,感觉灵敏的婷儿又是怎样挺过常人难以忍耐的折磨的呢?还是听她自己说吧:
1991年8月9日(l0岁时)
和爸爸打赌
嘿!告诉你吧,昨天晚上,我和我爸爸打一个赌,结果呀,嘿,我赢了一本书呢!事情是这样的,晚上,爸爸从冰箱里取出一块冰,这块冰比一个一号电池还大呢。爸爸说:婷儿,你能把这块冰捏十五分钟吗,你捏到了,我就给你买一本书。我说:怎么不行,我们来打个赌吧!如果我捏到了十五分钟,那你就得给我买书哦。爸爸满口答应了。爸爸拿着秒表,喊了一声:预备,起!我就把冰往手里一放,开始捏冰了。第一分钟,感觉还可以,第二分钟,就觉得刺骨的疼痛,我急忙拿起一个药瓶看上面的说明,转移我的注意力。到了第三分钟,骨头疼得钻心,像有千万根冰针在上面跳舞似的,我就用大声读说明的方法来克服。到了第四分钟,让我感到骨头都要被冰冻僵、冻裂了,这时我使劲咬住嘴唇,让痛感转移到嘴上去,心里想着:忍住,忍住。第五分钟,我的手变青了,也不那么痛了。到第六分钟,手只有一点儿痛了,而且稍微有点儿麻。第七分钟,手不痛了,只觉得冰冰的,有些麻木。第八分钟,我的手就完全麻水了当爸爸跟我说:十五分了!的时候,我高兴得跳着欢呼起着:万岁,万岁,我赢了,我赢了!可我的手,却变成了紫红色,摸什么都是觉得很烫。爸爸急忙打开自来水管给我冲手。我一边冲,一边对爸爸说:爸爸你真倒霉啊!爸爸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