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如法受持分
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这其中还有一层意义,我们需要了解;因为佛讲这个大智慧成就,般若波罗密,就是智慧到彼岸,所以有些学佛的人,就天天去求智慧。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成佛的那个智慧,不要向外求啊!它并不离开世间的一切。世间法就是佛法,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佛法,这一点要特别了解,千万不要认为般若波罗密有一个特殊的智慧,会一下蹦出来开悟,很多人都有这个错误的观念。佛告诉你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一切世间的学问、智慧、思想,一切世间的事,在在处处都可以使你悟道,所以禅宗悟道的人,有几句名言:「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般若在那里?到处都是。中国的禅宗,专以金刚经为主体,有人因而开悟,并不是念金刚经开悟,很多人随时随地开悟,这是开悟以后讲出来的话。
其实,我们现在看马路上,车如流水马如龙,那个就是般若,你看到了,了解了,当下悟道,也就是青青翠竹,悉是法身,到处都是这个不生不死的法身。郁郁黄花是形容之辞,开的是□□□行,也无非般若。他说在看花中就能悟道了,在风景中也能悟道,就能成佛。这些就是禅宗的公案。
宋朝与苏东坡齐名的一位诗人,名叫黄山谷,跟晦堂禅师学禅。他的学问好,金刚经更不在话下,但是跟了三年还没有悟道。有一天他问晦堂禅师,有什么方便法门告诉他一点好不好?等于我们现在年轻人呀!都想在老师那里求一个秘诀,这样他马上就可以悟道成佛了,黄山谷也一样。晦堂禅师说:你读过论语没有?
这一句话问我们是不要紧啊!问黄山谷却是个侮辱,古代读书人,小孩时代就会背论语了。既然师父问,黄山谷有什么办法,只好说:当然读过啦!师父说:论语上有两句话,「二三子,我无隐乎尔?」二三子就是你们这几个学生!孔子说,不要以为我隐瞒你们,我没有保留什么秘密啊!早就传给你们了。
黄山谷这一下脸红了,又变绿了,告诉师父实在不懂!老和尚这么一拂袖就出去了,他哑口无言,心中闷得很苦,只好跟在师父后边走。这个晦堂禅师一边走,没有回头看他,晓得他会跟来的。走到山上,秋天桂花开,香得很,到了这个环境,师父就回头问黄山谷:你闻到桂花香了吗?文字上记载:「汝闻木樨花香么?」黄山谷先被师父一棍子打闷了,师父在前面大模大样的走,不理他,他跟在后面,就像小学生挨了老师处罚的那个味道,心里又发闷;这一下,老师又问他闻不闻到木樨桂花香味!他当然把鼻子翘起,闻啊闻啊!然后说:我闻到了。他师父接著讲:「二三子,我无隐乎尔!」这一下他悟道了。所谓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这是有名的黄山谷悟道公案。
黄山谷与黄龙死心悟新
悟道以后,很不得了,官大、学问好、诗好、字好,样样好,道也懂、佛也懂,好到没有再好了,所谓第一希有之人。第一希有就很傲慢,除了师父以外,天下人不在话下。后来晦堂禅师涅盘了,就交代自己得法弟子,比黄山谷年轻的黄龙死心悟新禅师说:你那位居士师兄黄山谷,悟是悟了,没有大彻大悟,只有一半,谁都拿他没办法,现在我走了,你拿他有办法,你要好好教他。黄龙死心悟新马上就通知,叫黄山谷前来,师父涅盘了,要烧化。
当和尚死了,盘腿在座上抬出去,得法的弟子,拿一个火把准备烧化,站在前面是要说法的。这个时候,黄山谷赶来了,一看这个师弟,小和尚一个。黄龙死心悟新虽然年轻,却是大彻大悟了的,比黄山谷境界高,又是继任的和尚,执法如山。黄山谷一来,黄龙死心悟新拿著火把对这位师兄说:我问你,现在我马上要点火了,师父的肉身要烧化了,我这火一下去,师父化掉了,你跟师父两个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