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方便品第二
命浊。在此五者之中,以烦恼浊、见浊为因,即以劫浊、众生浊、命浊为果。诸佛乃于此时示现出世者,为度一切有善根有缘之众生使之出世。又以五浊之故,不能顿化,遂有三乘权教之说,实仍以一乘为究竟也。

    壬二云何知增上慢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

    此谓如何察知为增上慢也。凡为佛弟子者,虽修证小乘,必不能昧然于佛大乘之义。若昧于一乘之义,甚至妄谓已证,此即非佛弟子,此即为增上慢。若实得阿罗汉,实得辟支佛者,对于佛乘或回小向大,或虽未起行,然必深信此大乘之义;若不信者,即非真证二乘之果者,是即增上慢人也。

    壬三云何堪说

    “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

    此谓佛说法契理、契机。今此增上慢人不信佛法,佛不能化,云何佛可称为堪说法之人乎?佛言:如来终当为之说法,今不为说者,以是等人根未熟故。若当佛灭度之后,现世无佛,即无人为之说是妙法矣。何以故?以解是等经,非九地以上菩萨不能,解者难得故。但倘值余佛,亦能决了此义而为之解说也。

    壬四云何不成妄语

    “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此谓诸佛必无妄语也。佛意:诸佛已证佛智,汝等未证,自不能解,岂得疑佛为妄!但当先以信心领解此唯一佛乘之旨而已。

    庚一重颂

    辛一明二记

    壬一颂记取

    此偈颂共一百二十一颂。前一百十八颂为重颂,重颂中与长行文之次第相较,微有后先详略之不同。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比丘、比丘尼,有怀增上慢,优婆塞我慢,优婆夷不信;如是四众等,其数有五千。不自见其过,于戒有缺漏,护惜其瑕玼,是小智已出。众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斯人鲜福德,不堪受是法。此众无枝叶,唯有诸真实。

    在俗男子多自矜高,故为我慢。不信者,并无己见,但随顺众人亦不之信,此即卑劣慢也。

    戒为出生死海之宝筏,若筏有缺漏,则仍沉没于生死海矣;故戒有无缺戒、无漏戒等。玉之病:在内为瑕,在外为玼。犯戒之众,内起过如瑕,外讥嫌为玼。护惜、即讳藏之意。小智已出,谓自为独出之智,实乃真实修行众中之糟糠枝叶,无福受斯大法,卒被佛之威德所加,退席而去也。

    壬二颂与记

    癸一颂所说难知

    “舍利弗善听!诸佛所得法,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众生心所念,种种所行道,若干诸欲性,先世善恶业,佛悉知是已,以诸缘、譬喻言辞方便力,令一切欢喜。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波提舍经。钝根乐小法,贪著于生死,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众若所恼乱,为是说涅槃。

    十二部经之次第:一曰、契经,二曰、应颂,二曰、记别,四曰、讽诵,五曰、自说,六曰、缘起,七曰、譬喻,八曰、本事,九曰、本生,十曰、方广,十一、曰希法,十二、曰论议。修多罗者、即契经,广义指经之全文,此则仅指长行中之略说。亦译法本,盖修多罗之别相也。伽陀、即讽诵,即以数句总结教义之经文。本事、即宣说诸佛及大众等夙生之事。本生、即宣说世尊过去世修行等事。未曾有、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简介 >妙法莲华经讲演录目录 > 方便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