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抉隐(元音老人著)
要达到以真心为主人的境界,平时就需要做好心地观照功夫,时时刻刻观照这个心,转换这个心,把妄心转换成真心。佛教八万四千法门,无不都是修这个心,在心地上用功夫。比如,净土宗就是用一句佛号来转换我们的心。不知道的人以为净土宗念佛是求西方的佛,来拉我们到西方去,殊不知念佛是用佛号来唤醒我们的迷梦,清净自己的心地,以与净土相应,而生西方。莲池大师说得很清楚,念佛是‘声声唤醒主人公’。主人公是谁呢?就是我们的真心。因为人不可能无念,心时时刻刻都在动,随事境转动个不停,所以生死不了。我们要了生死,就须给它一个转换,使它不妄动。所以释迦佛教给我们一个巧妙的方法,用念佛来转换它。以心无二用,一心念佛法僧三宝,就不念贪嗔痴三毒,念净就不念染了。念佛是从生死的切近处、在心上下手,以转换我们的妄念。这是多么巧妙、迅捷、简易的方法啊!
禅宗亦复如是。参禅须起疑情。参一个话头,疑情一起,妄念就不生了,妄念被疑情隔断了。于一念不生时,才能相应,才能打开本来,明见佛性。疑情不起,妄念在不停地动,就不能开悟。因此,禅宗也是转换这个妄心呵!
密宗也是如是。密宗是身口意三密加持。口持密咒,咒是诸佛秘密语言,如军队的口令、命令。持咒相应,不存人我,自身即佛。手结印,手印是诸佛的心印,犹如电视机的天线,可以沟通我们和诸佛的心。结了印就有无穷的佛力加持,可以把无量劫来储存在八识田里的生死轮回乃至恶道的种子,统统转换成净种子。这样,妄心便转换成真心了,这就是佛力的加持。修密宗之所以要比修其他宗快些,就是因为密宗有殊胜佛力加持之故。比如,要到达一个远距离的目的地,乘汽车、火车,乃至乘飞机,就远远比靠自己两只脚走路快得多。
总之,佛教内一切宗派、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转换这个心,把妄心转成真心,即心地观照功夫。我们刚才讲了,现在又讲,反覆强调,因为这很重要。时时观照这个心,妄念一起,凛然一觉一转,息下妄心,就是菩提。这样,我们就能返妄归真、返本还原了。所以说,《心经》的精华要义,就是要我们明白性是怎么一回事,心又是什么东西,叫我们当下明心见性,直证菩提。因此,《心经》是一部顿悟成佛的法门。我们能把《心经》真正理解了,真正能照它说的义理去做,就等于受持了三藏十二部一大藏教。
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是梵语,是音译。‘波罗’译为彼岸,‘蜜’是到,‘多’是上,整个意思是到彼岸之上。这里用了比喻手法,意思是一切众生都纷扰在生死苦海的此岸,生死轮回,苦不堪言。我们要渡过生死苦海,要成大道,就要发心修行,这叫做‘入流’,就是初果罗汉。辟支佛发心修法,发心自度自了,也上法船了。随著功夫的精进,就到‘中流’,到了海当中了。功夫再精进,就到彼岸了,这是‘波罗蜜’。但是到了彼岸并不算究竟,因为还耽在法船上,只有弃除法船上岸,到了彼岸之上,才算究竟。
而我们要到彼岸之上,就必须依靠般若,就是用无上妙智慧照破无明,照破我们的妄想心,照破一切世法、出世法、有为法、无为法,一切都不可得,才能脱离生死苦海,到达彼岸之上。否则,只不过是入流、中流。罗汉、辟支佛法执还未除,还在法船上,没到彼岸之上,所证的涅槃是有余涅槃,仍不究竟。只有通达世法、出世法,处理一切事物圆融无碍、恰到好处、无有偏倚,我法二执消尽,了却分段、变易二死,这才可以说是到达生死苦海的彼岸之上。所以,‘波罗蜜多’也可以译成‘究竟彻证’,能实行一切自行化他之事,能乘此大行由生死之此岸到涅槃之彼岸。
心
在讲解般若时,我们已经讲过般若是真心。那么,在般若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