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抉隐
与不知,知之谓知之,不知谓不知,无有多知少知或半知者,既无多少之别,则其无方便无渐次可知,故曰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如此微妙法门,一语破的,诚天地间之至文,几身修到而闻正法,福德因缘,宁可思议哉。

    或问曰,知幻即离,谨闻命矣,然吾知幻后,有时幻仍现前,打扫不去,则又未尝能离矣,又奈何,曰此习气也,我再伸论之。

    珠上尘垢,尚有体相,拂拭之法,为假方便渐次,以是二物故,垢之来也,有所自也,其去也,亦可见也,且垢去后,无因不易再染矣,此则不然,无明之起,不见其生处,以无生处故,无明之灭,不见其灭处,以本不生即无灭故,但随去即又随来,非同珠垢,除下尚有垢在可比也。行者应先知其根本,如知一切是幻,自不坚固执持,逐渐放下,惟习成养成,非旦夕可除,其力未充故,譬如病人昏迷而苏,虽已觉苏,自尚无力起行,虽无力起行,决不再入昏迷也,汝今知幻而习气常来,于习气正来时,汝之知幻觉性,曾有所退失否,如无退失,此即根本已得,习气未除,只要常常凛觉,时时提照,则般若力强,习气方可扫荡。此经但言根本,以根本故,不假方便,以习气故,遂立渐次,经云,理属顿悟,事属渐除,然为方便初修人说,至巳彻悟人,一点即破,理事双融,一了百了。此一知字,巳尽六度万行之妙,非劣慧者所知,汝但先问根本知不知,暂莫管习气净不净,只要知,知后除习气,方有办法,由办法中,日长圣胎,了诸法性,力量一日大一日,习气自然一日少一日,入于不觉之化境矣。

    离幻即觉云者,极言无明与觉不两立也,如室内皆暗,开灯即明,明与暗不两立也,若谓明有次第,无明可一分一分破者,乃渐教分断无明法,非了义经也。

    儒家说有,释氏说空,有者有仁义,非并贪欲而有之,空者空幻境,非并道德而空之,儒家立善不立恶,尚在对待中,释氏一切不立,一切不废,故以一幻字了之。

    应当二字,乃郑重劝诫,言决定如是,除离幻外,别无他法也,惟应则尚有应与不应之相对,行者当知此病后用药法,若知本来不病,原本是幻,无应不应离不离也。

    文殊言悟理,不可定执谓非事修,惟做前一段功夫,使大事先明也,普贤说事修,又何尝废理,悟后尚有一如丧考妣在,所以除习气也。文殊实是开门第一关,开门时,绝无方便商量,开门后,一切整理打扫,必假方便。佛告普贤一总法门曰,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以下九菩萨所问者,皆本此两句去做。

    如是乃能等字,亦决定辞也,以众生病在自疑不决耳,故曰如来决定境界。

    此分修法,只是起慧观,即是照见五蕴皆空,以五蕴包括根尘能所一切在内,故是圆顿修法。

    钻以物钻木取火也。

    幻虚妄之影。

    断灭即死执之偏空也,误为一切不可得即一切虚无,今之厌世自杀一流者是。

    建立所自生也。

    四、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世尊若彼众生无正方便,及正思惟,闻佛如来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愿与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修行渐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说种种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圆觉经简介 >圆觉经目录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抉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