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三回 澶州城磋商和约 承天门伪降帛书
过去。一日会朝,准奏事侃侃,声彻大廷,真宗温颜许可。及准既奏毕,当即趋退,真宗目送准出,注视不已。适王钦若在朝,亟趋前跪奏道:“陛下敬准,是否因准有社稷功?”真宗点首称是。钦若又道:“澶州一役,陛下不以为耻,乃反目准为功臣,臣实不解。”真宗愕然问故?钦若又道:“城下乞盟,《春秋》所耻,澶州亲征,陛下为中国天子,反与外夷作城下盟,难道不是可耻么?”宋儒专尚《春秋》,钦若特举以为证,果足摇动帝心。真宗不禁变色。钦若见已入彀,索性逼进一层,更申奏道:“臣有一句浅近的譬喻:譬如赌博,输钱将尽,倾囊为注,这便叫作‘孤注一掷’,陛下乃准的孤注,岂不危甚?幸陛下量大福弘,才得免败真宗面颊发赤道:“朕今知道了。”着了道儿。钦若乃退。由是真宗待准,礼意日衰,嗣竟罢准为刑部尚书,出知陕州。准亦知为钦若所谗,奈诏命难违,只好启程赴陕。适知益州张咏,自成都还京,道过陕州,准出郊迎饯,欢宴竟日。临行时,准问咏道:“君治蜀有年,政绩卓著,准方愧慕得很,敢问何以教准?”咏徐答道:“这也未免太谦了。但《霍光传》却不可不读。”准闻言,一时莫明其妙,只得答了“领教”二字。及咏已辞去,准还署中,取《汉书·霍光传》随读随思,读至不学无术一句,不由的自笑道:“张公语我,想便指此语了。”准并非无术,实是少学。未几,复徙知天雄军。契丹使过大名,与准相会,出言讯准道:“相公望重,何故不在中书?”准答道:“我朝天子,因朝廷无事,特遣我到此,执掌北门管钥,你何必多疑!”此语却是得体。契丹使方才无言,竟赴汴都去了,这且慢表。

    且说真宗罢准后,用参政王旦代任。旦,大名人,器量宏远,有宰相器,当时称为得人。惟真宗为钦若所惑,尚以澶州修好,引为己辱,平居怏怏不乐。钦若窥伺意旨,特至内廷奏请道:“陛下欲发扬威武,须用兵进取幽、蓟,才可得志。”明知真宗厌兵,特进一步探试。真宗道:“河北生民,方免兵革,朕何忍再行动兵?须另图别法。”钦若道:“陛下既不忍劳师,不如仿行封禅,或可镇服四海,誇示外国。但自古以来,封禅应得天瑞,必有世上罕见的瑞征,方足服人。”真宗道:“天瑞哪可必得?”钦若旁顾左右,似有不敢遽言的形状。真宗喻意,命左右暂退。钦若方申奏道:“天瑞原不可必得,前代多用人力造成,但教人主尊信崇奉,便足明示天下。陛下以为河图洛书,真有此事么?圣人神道设教,特借此诱服天下呢!”钦若毕竟聪明。真宗沈思片刻,复道:“王旦恐未必赞成哩。”钦若道:“圣意若果决定,臣当转告王旦,嘱他遵行。”真宗随即点首。钦若遂退,自与王旦密商去了。越日,又入内复命,报称旦已遵旨,真宗倒也欣慰。及钦若去后,展转图维,尚觉心下不安,当下亲幸秘阁,直学士杜镐等迎驾叩首。镐年已老,为学士首列,真宗骤问道:“古所谓河出图,洛出书,曾否实有此事?”镐未明上意,竟率尔奏对道:“这恐是圣人神道设教呢!”好似钦若教他?真宗听到此语,便不复问,即命驾还宫。越日,召王旦至内廷,特别赐宴。宴毕,旦起谢,真宗又另赐一樽,亲给王旦道:“此酒极佳,卿可持去,归与妻孥共饮。”旦不敢不受,急忙跪接酒樽,拜赐而退。及归家,见樽口封得甚固,启封审视,并不是什么美酒,乃是宝光闪烁,粒粒似豆的珍珠。当下想了一会,即命眷属收藏,后经家人泄言,方知此事。

    至景德五年正月,皇城司奏言守卒涂荣,见左承天门南鸱尾上,有黄帛曳着,约长二丈,为此奏闻。真宗即命中使往视,一面顾语群臣道:“去冬十一月间,庚寅日夜半,朕方就寝,忽室中烨烨有光,朕深惊讶,蓦见一神人星冠绛衣,入室语朕,谓来月宜就正殿建黄箓道场一月,当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朕正欲起对,不意这位神人,竟不见了。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宋史通俗演义简介 >宋史通俗演义目录 > 第二十三回 澶州城磋商和约 承天门伪降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