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十三
没有信心的人他现在不皈依三宝,他也不愿意做善事。行善的他就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就想因果不是不存在哦?他就不愿做善事,没做善事就没有善的结果。他必然会往升恶趣,由这辈子的人生逐渐失去人道,往升的就是畜牲道三恶道,这是从因上说结果上的差别。从因上的结果和果上来认识因。给我们说到,我们现在看我们自己和人家不一样,人家有福德我没有,人家做事容易成功,我做事总有障碍,人家修学佛法有好的老师,而我却没有。这种结果就是你以前心里想的不一样,你所做的事情不一样,所产生这些差别,一旦面临这些差别的时候,我们就要能发愿。他有福报学习佛法有好的老师。我总是发愿,我看观世音菩萨有那么好的能力,我愿如观世音菩萨,我现在发愿心来皈依佛法僧三宝,求善法,这样我们当下就能改变。我们从现在的心想开始改变。你现在的心情改变不了,别人长得庄严有福报有能力,他就会产生忌妒,他就会产生恶法,说出来的话语就不一样。我们是忌妒别人还是说话来诽谤别人呢?是发生一种非常善良的愿望还是赞叹随喜?照着人家那样修学?如果你面临一个人有福德有能力,你认识这个人的方式方法不同,你的行为就产生根本的差别,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做什么样的事情就突现了你的内心活动,所以看你做的是不是事情,是善事还是恶事就知道你内心里如法与否,经常跟人家讲是非,起烦恼,说这个的是非,说那个的长短,自然你就不是真的修行人,自然你就是一个搞是非的人。
虽然我皈依佛法僧三宝有十几年了,我一天都在诵经钢经,背什么背什么,结果从你的行为上给你检查你是一个假的修行人。你以后想往升西方极乐世界就很难。为什么?你的心是虚伪的,你做给自己看,做给别人看,你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善事还是恶事,你的觉悟心就没有。从这些结果上自己就要有善巧,我们从现在世间上所有的差别过程中,你都要能发起善愿,把世间种种的差别作为修学佛法最好的真尚愿。使我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能进步,积累佛德因缘,那就在用心上的不同。所以要警惕我们当下的用心。这一句话给我们说由内心思想的差别引起了行为的差别。这就讲到思想的力量。以及行为的力量。在整个佛教的过程当中,不管是世间的善法也好,出世间的善法也好,特别重视业的行为。业就是行为。
所以现在很多修不起来的,说师父我的业障重。你就不知道业力是怎样造成的,从我们思想上产生的。我们讲经就是给你讲怎样认识这个事情,思维这个事情。人家产生忌妒心,你要能对执自己的忌妒心,人家有尖贪心你要能对执自己的尖贪心,怎样才能对执尖贪心呢,有一定的道理,经常这样想,这样思维,思维久了,我们内心的善法就点点积累起来了。我们自己的行为也在不断地改变。表面上看目前我还没有度众生的行为,但我思想已经发生转变了,本来一个人非常携带,他进佛门皈依三宝后,他能认识到自己的携带造成不好的结果,他在师父的教导下,知道自己的携带产生恶法,他就非常精进地来改变自己的恶习。天天想到携带的恶处,想到精进的好处。他的好处一再地认识他,思维他,行为自然就发生改变了。我说以往我这个人是怨天尤人的人。进入佛门我就把怨天尤人改变了,始终认为身不逢时,社会上没有这种时间,不逢天时地利,始终这样报怨,心呢就始终不平。进入佛门之后才知道一切的行为结果全部是自己造成的,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不要怨天尤人,报怨对自己伤害特别大,慢慢减少报怨内心的欢喜就增长了。以前报怨别人,我喜欢调人家的毛玻师父这样没做对那样没做对,道场中哪一点可以改变又没改变,心里始终不舒服,能挑出人家的毛病就认为自己很对。慢慢通过师父的教导,佛法的修行,自己能认识到自己尖酸刻保
为什么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