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第八讲
外的生物于死地,均谓之杀生。都如挑拨战争,制造杀具,或发明杀的方法,如屠宰公司之类。这都是杀因、杀缘、杀法、也就是直接或间接的杀生。假如有人问,生命是人类所最宝贵的东西,人类一切的努力,皆为了求生存,不管什么人,在任何足以丧失生命的环境之下,有一线生机,都不可轻易放过,所以不杀人的戒除,本来在政府方面,早有法律作为保障,何须要佛教制成戒律,而且很慎重的互相授受。至于牛、羊、犬、豕、鸡、鸭、鱼、虾之类,这是天生的给予人类的营养。在基督教圣经上,分明说是上帝专门制造出来,作为人类的食料的。尤其是蚊蝇虫蚁,他们的生命固然微不足道,而且有害于人类,杀之唯恐不荆佛教对于这些高下等的动物,也列为戒条,禁止杀害,未免迂腐而不近人情,也为人类所极难做到的事,也不过徒托空言罢了。这种说法,似乎言之成理,实在是极大的错误。基督教的说法,固然不值一驳,我也不愿意多找麻烦。我们是中国人,中国自有中国的传统道德。只如儒家说的:天地之大德曰生。上天有好生之德。礼记上说:天子无故不杀牛,士大夫无故不杀羊,士庶人无故不杀犬豕。商朝的汤王,网开三面。孔夫子钓而不纲,弋(音意ㄧˋ)不射(音石ㄕˊ)宿。齐宣王不忍看见一条牛,无故而就死地,孟夫子称赞他,如果把这一点仁心推广开来,足以王天下而有余。这都是仰体上天好生之德,因爱人而及于人以外的生物的美德。佛教不杀生的道理,且不止此。对于杀人,政府固然有专条的法律,但法律只能制裁于杀案已成之后。戒律能制裁于杀案未成之前。法律上只能一命抵一命,而不能一命抵多命。一人杀了两条人命以上,或消灭了杀人的证据,法律就无法裁判。佛教辅之以因果报应之说,一人杀了多人,你必得多生去还命债。消灭了证据,可以逃避法律,不可以逃避因果。所以使受戒者,或学佛者,知所戒惧。人类在其生而为人的时候,如果造成了许多恶业,势必堕落三种恶道,畜生为三恶道当中的一种。畜生道中,我们不要以为他是牛是羊,或是蚊虫,苍蝇,他们多有从人道中转生而来的。所以、我与他人,以及各类的畜生,生生世世,六道往返,互为父母子女,互为夫妻、兄弟、姊妹。现在人畜不同,各各多不相识。殊不知我所杀的牛、羊、犬、豕、鸡、鸭、鱼、虾,未尝没有我过去生中的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姊妹,六亲眷属在内。我既不能分别出,谁是亲属,谁非亲属,所以一概不杀,以长养亲亲之义。因为其他的宗教,以及一般的人们,只知到眼前的事,佛教讲性灵常存,因果通于三世,甚至多生多劫以前。这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以及普通人的看法,绝对不同的地方。我们放开六道轮回,一性流转的理论不谈,单就目前来说:一般的动物,莫不都有男女的性欲,父母、子女互相爱护的恩情,饮食居处的需要,好生恶死,和繁殖其种类的要求。我们除开他们的形体不和人一样,知识不如人类以外,找不出和人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因此佛教不但爱护人类,同时也爱畜生,所以不应该杀生,要永断杀生。我在这里说两个故事给各位听听:六朝陈宣帝的时候,杨州有一位姓严名泰的人,因有事须去江南,在江边上看到一只鱼船。船里有五十只乌龟,各各皆伸长了颈项,向船外张望,那一种求生的愿望,很显然的看得出来。这位严泰严先生,深受感动,拿了五千钱将他们都买下来,放了生。船夫荡著空船,载了五千钱,想回家去,但一阵暴风,将那船吹翻了,船夫虽没有丧命,但失去了五千钱。当天的午夜,严泰的家里,忽然来了很多乌衣人敲门甚急。门开了乌衣人说:令郎嘱托我们有五千钱送来,请你们收下。严泰的家人,大家都莫明其妙。等到严泰回家,才明白这是乌龟报恩的行为。清朝、纪晓岚作的阅微草堂笔记。那里面也有一个故事。纪先生说:他曾经做了一个梦,梦到七八个黄衣人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