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 第三讲
是缈无边际,因之而其中的水族,也无量无数。这无量无数的水族中,大致有鳞、介的两种,也有羽毛的两种,偶尔寄居其间。鳞介中的形像,颜色、又各各有千差万别的不同,所以佛说,大海中形色种类。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者。如此大海中所有的鳞甲、羽毛各式各样的水族,无一不是由心做主,而表现于身体上的为身业,表现于嘴里的为口业,心之本身的发动力为意业。而身口的行为,又有善与恶的不同。我再综合起来说一遍:尔时释迦世尊招呼娑竭罗龙王而告诉他说:龙王!这些在会的大众,以及大海中,形像、颜色、种类各各不同的众生,你看到了没有?这许多众生,各各不同的原因,无非是以他们的本心为主体,由于心的力量,再发动身口,而造出了善恶不同的业。由于这不同的业,而构成这许多形像、颜色、种类、各各不同的众生。因此,可以说:在会大众,都是善业的果;水族的众生,就是恶业的果。所以我对这一段经文,定他一个科题,叫示业果正因。因为比丘、菩萨、是善业的果;水族的众生,是恶业的果。而业的原动力,是发自于各个众生的心。因此,学佛的人,也叫做修心,或者叫做修行。修者、是修削,把心上的坏念头修削掉;坏的念头,表现于身体上或语言上,便成为坏行为,所以把坏行为也要修削掉。那末!心便成为纯正的好心,行为上也只有善良的行为。所以儒家也有正心、修身,王阳明也有致良知、良能的说法。我在这里说个故事。这故事是:上海丁福保居士,佛学起信篇上,引述沈茂亭先生的话。沈茂亭先生说:他出生的那地方,有个财主,贪吝不堪。同乡中有农户向他借了十二千钱,没有用几天就连本带利都还了他,但忘记了取回借卷。停了些时,这富人又凭借据,向农人索欸。农人无奈,又连本带息还了他。过了十多年以后,农人家生了一只猪,长得非常的肥胖。长大了以后,农人准备杀了猪,卖肉变钱。这一天夜里,附近的某屠户,梦见富人向他哭诉,说:他过去不应该勒索农人十二千钱,现在阴司里,罚他为猪偿还。明天请你去杀猪,那猪群中毛色有黑有白的就是我,请你不要杀,并且告诉我家里,备价把我赎回去,我谢谢你。第二天早上农人果然请屠户去杀猪。屠户去一看,果然有这样一只猪,他就不肯杀,而告诉他所做的梦。农人一听,大为欢喜,乃牵猪呼富人之名而讥笑他。那只肥猪,低头表示惭愧。农人乃走告富人的儿子,由他备价把猪赎了回去。我们看,这恶行为的报应多么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