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佛说大意
东青州出土的一批佛像,是北魏时代所造的,距离现在一千七百多年。我看到毗卢遮那佛身上披的袈裟,有十法界的依正庄严图案,上面是佛,下面是地狱。我才明了:‘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为一身,就是福田。’袈裟上的每个格子大小一样,代表‘平等’。这么多的格子代表不同的国土、族群、宗教、文化,表示了‘合一切众生之异同在一身’,就是清净法身。不同的国家、族群、宗教,是一个‘我’、一体,丝毫差别都没有。这念头就生无量无边之福,所以福田从自心生。这件衣服裹在身上,就表示: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一个我、是清净法身。了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与我是一、不是二,大慈悲心由此而生。

    有许多同修问我:‘法师,你与各个宗教往来,还帮助他们,这个思想从哪来,你为什么这样做?’这个思想是从《华严经》来,是佛教我们这样做的。我是佛弟子,佛教我怎么做,我就应该怎么做。我们这件衣服,这一格是佛教,那一格是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统统是一家!我不帮助他,谁帮助他?迷了自性才有妄想、分别、执著,觉悟之后就是一家。我们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不帮助别人就是害自己。宗教中讲的爱,如‘神爱世人’,是要世人知道:‘爱世人才是真正爱自己。’不爱世人,不晓得积德修福,一生不善的行业,来生堕三涂,是自己毁灭自己。真正自爱的人,一定接受圣贤的教诲,把自己的境界提升,升到天堂,乃至极乐世界。

    佛弟子心地清净、平等、真实,看世、出世间一切法都平等,个个第一,没有第二。《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每一位善知识的成就都第一。《楞严经》二十五圆通章,二十五位菩萨向释迦牟尼佛报告自己的修学法门,个个都说第一,没有说第二的。个个都第一,这就健康。像我们身体,每一个器官都第一。眼见第一、耳听第一、鼻嗅第一,没有第二的,身体就健康。如果眼看第一,耳不行、耳第二,鼻不行、鼻第三,这个人就生病了。如果差别大的话,连命都保不住。个个都第一,如果不是第一的人,我们就要帮助他,成就他第一,好比我们身上有些细胞病了,我们得想办法帮助它们恢复原状。同一个道理,社会有些人迷失了自性,不知道辨别善恶,我们就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他们。

    帮助人要懂得方法。佛教菩萨生活、工作、与大众接触,有六个原则,叫‘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思是圆满。六种圆满中,第一个是布施。布施,就是为一切众生服务。我们今天做社会福利工作,就是为社会服务。服务的项目无量无边,最重要的,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如果没有这一条,所服务的项目再好,都只能救一时之急,不能帮助他们自立更生。一定要帮他们觉悟,他们才能永远离苦得乐,没有破迷,他们自己不能离苦得乐,时时刻刻还需要人帮助,就很痛苦了。所以,释迦牟尼佛从事于教学的工作,是在慈悲救世中,做最根本、最彻底、最圆满、最究竟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第二个是持戒,即守法。帮助别人也得要有规矩,如果不懂规矩,纵然想帮,人家很难接受,所以一定要懂礼,一定要守法。其他四个圆满是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为成就布施波罗蜜的。

    佛教导我们‘四摄法’,是人与人交往时,必须遵守的四种法则。知道四摄法意义的人不多,如何落实就更少了。落实是从夫妻开始。夫妻不和,或家庭破裂,就是不懂得四摄法,若懂得四摄法,你就过佛菩萨的生活。

    第一、布施。先生有没有为太太服务?太太有没有为先生服务?以真诚心为对方服务,就是四摄法的布施。

    第二、爱语。出自于内心,真诚、清净的关怀。

    第三、利行。我们的所作所为,对于对方决定有好处,没有危害。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十善业道经简介 >十善业道经目录 > 佛说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