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的基本构架与禅法思想
能看来,般若在修行中至关重要,此法最尊、最上、最第一,三世诸佛都是从般若出。因为般若乃是诸佛之母,众生只要用般若智慧照破五蕴烦恼尘劳,就能成就佛道。修行人如想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需修般若行,持诵《金刚经》。慧能特别提倡《金刚经》,可见般若在他禅法中的重要。

    在本品还体现了慧能识心见性的禅法特色。他认为,自性含藏一切万法,所以应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而不是向心外求法。在他看来,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本解脱,此也即是般若三昧,也即是无念。而所谓无念就是用般若无分别慧去照了万法,虽见一切万法但心无染著,来去自由,通用无滞,这就是般若三昧,也就是无念。可见无念并不是让人百物不思,百物不念,若令念断绝,慧能认为此不仅非解脱,而且还是法缚边见。而如果有人能悟无念法,则万法尽通,甚至能见诸佛境界,至佛地位。

    在本品之末慧能还说了无相颂。整个般若品慧能始终将般若放在首要的位置,在他看来修行者务必在一切时一切处,用般若观照一切万法虚幻不真实,破除一切妄想执著,才能见到自己本具的真如佛性,为此他提出行般若行,也即是般若三昧、无念法。而关于这个般若智慧,一切众生人人本具,因此修行者勿向心外求法,而应识心见性,若能识心见性,一悟即至佛地,这又体现了他顿悟的禅法特色。

    总之,本品广明般若妙义,欲令一切众生破妄显真,见性成佛。

    第三疑问品

    1、释品题:本品慧能大师在大梵寺说法,众人听了自然是欢喜备至,但他们中有些人对于佛法中有些问题还是不甚了解,自然不免生疑,现在幸逢六祖说法如佛,于是藉此机会向慧能请问,以求破疑生信。这正如佛在世说法时,也常有人疑惑,请问于佛,经过佛陀的解说,立即断疑生信,而且一信到底,再也不会怀疑。现在慧能为满听众之愿,特地善为解说,使之疑惑解除,瓦解冰消,故称疑问品。

    2、主要内容及宗旨:本品主要是韦刺史向慧能大师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他对达摩祖师所言的实无功德一语产生疑惑,求示于慧能,慧能遂以福德与功德有别予以回答以除其疑;第二个问题是,对于念佛能否往生净土生疑惑,慧能对其的回答首先是,并不否认西方净土的存在,但慧能认为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这是为下根人的权巧方便之说,对于利根人来说,如果能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心净即是国土净,净土就在当下,这就是慧能所谓唯心净土思想。正因为慧能倡导心净即是国土净,因此无处不是道场,无处不是净土,所以他又提倡若欲修行在家也得,不由在寺的主张,并说了首无相颂来指导听众如何在家修行。

    总之,本品慧能以见性平等功德,而决众人著相之福德疑,使令了无滞疑,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又以唯心净土,决众生西方净土疑,使了知心净则国土净,若心净则无处不是道常

    第四定慧品

    1、释品题:关于定慧在佛法的修行中是极其重要的法门,定慧本来是指禅修的两个方面,梵语禅即是定慧的通称。〔21〕定属于止,即止其散心,安定不动。也即凝住于所缘之境决不向外驰散流动,使心善住于所缘之处,不散乱不动摇,名之为定或止。慧属于观,乃简择事理的精神作用,所以在《俱舍论》中说:慧谓于法能简择。〔22〕这是传统禅法对定慧的基本观点。但是传统的观点却将定慧分割成两个方面或步骤,认为先定而后发慧,正所谓从定发慧。由此将定慧割裂,这就导致修行者在实践修行中对禅法作褊狭的理解,造成偏重定或忽略慧;或者偏重慧而忽略定,于此定慧不能双运,修行不能圆满,终不能成就无上菩提。此品即是慧能为大众开示定慧之体一不二的法义,故以定慧为品题。

    2、主要内容及宗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的基本构架与禅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