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解
有很长的字,很长的字大部分是拉丁文或法文过来的,但是那个AngloSaxon他们的字都很简单、很短,禅宗是用的很简单的字,但意思很深,他都不用那个文字来嚇人的,因为什么?道理已经很深了,再用深澳的文字,这样障疑就更多,又再加一个文字障。所以这个自性,它的涵义,原因就是因为它「非依他起」、从本而然。「本来清净」这个「本来」就是「从本以来」,「从本以来」是什么呢?照这样说是「无始劫以来」,从无始劫那么久的时间到现在,这整个过程叫从本以来,简单说叫做本来。本来就是清净,这本来不是说从前清净,是现在也还是清净,这才叫本来。从「本」本就是古早以来一直到现在,从本以来到现在都是清净无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一般在修行学佛时,都说我们的业障很重,对不对?这个心是黑黑臭臭的、不清净,但是禅宗在看,他是看究竟的,就说大家都是清净的,不是说将来你成佛以后才清净,是你现在就是清净的了,不是现在才清净,而是从本以来从未污染过,这是说什么?是说「性」。一切法分为二部分:一部分叫「相」,一部分叫「性」。你的「本性」从本以来都是清净的,但是你现在出现了一个「相」,就是污染相,不是清净相,那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缘所生的,举一个例子说,有一个镜子放在那儿,你都没有用它,也没擦试它,过几天后它就复盖上一层灰尘,对不对?那我们说这镜子上面有一层灰尘,但是啊,这一句话是对的,但是也不对。怎么说呢?因为那层灰尘并没有粘在一面,所以镜子实在是没有灰尘,这样听懂吗?实在是没有灰尘,那你说有灰尘那个只是虚假的,因为那可以去掉的,如果去不掉的才可以说有灰尘嘛!好象我们说真药医假病,真病无药医,同样的意思。所以那个镜子实在上面没有灰尘,什么原因呢?就是说镜子跟灰尘「不和合」,听懂吗?它那个是这样,寄在上面而已,同样的意思,我们的心也跟这镜子一样,称为「心镜」,我们有这「心镜」,这「心镜」如果我们久不用它,它也会复上一层灰尘在上面,但是「心镜」上即使有灰尘,实在也未粘在这「心镜」上面,同样的意义。为什么?因为「心镜」与那个外尘「毕竟不合和」,如果和合的话,就分不开了。再一个比喻,这「和合」的意思是什么呢?你如果要修行,就要对这些言词都了解,要很清楚,而且字字分明,把它们分开来看,这「和」就是和平、和谐,因为和谐的关系,所以可以「合在一起」,因为「和」所以可以「合」,譬如说牛奶和水,牛奶加上水时就水乳交融,那就合和,对不对?「和合」的东西你分不开,如果是「不合和」的东西,你就可以把它分开。所以如果牛奶你把它加上水,就无法分开了,只有全部喝下去而已,我们这个「心镜」上面的灰尘,实在是不「和合」,如果「和合」的话就永远分不开,如果永远不分开的话,就没有人能够「断烦恼」,也就没有人能够「证菩提」、「得解脱」,为什么?因为这个污染的事情就已经把你的心「究竟污染」到了,已经合在一起了,粘在一起就分不开了,分不开的话那你就永远这样子,你只会更坏不会更好,也就是说你不可能「消业障」,也不可能「断烦恼」,因为「烦恼」已经跟你的「心」和合了,这样听懂吗?
所以这个「心」跟这个「境」、「心」跟「外境」究竟是不和合的,表面上看起来和合,跟那个镜子上面的灰尘一样,表面上搭在上面,好象和合,其实不和合,以这个「权法」来讲是和合的,所谓「根」「尘」相接而生识,和合,其实以「实法」来讲,实在不和合,楞严经里面也是开示这个道理,但是这个要根机很高的人才有办法,了解这个事情,因为实在不和合,所以你能够把它减少再减少,再减少、减少到后来整个都没有了,然后烦恼渐渐减少,甚至于可以加新的好的东西进去,所以「心」与「境」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