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__第十三讲
实生活当中夸奖你赞叹你,那也是遭遇啊!师父好师父早,师父好的不得来;师父好得不得了,这个师父就迷惑了。当大家都来赞叹你,恭敬你,恭维你,说很多好听的给你听的时候,这个师父能够不迷惑,能够清楚自己根本不在意这些东西,那才是有定慧。有一个人他拜一个师父学本事,学了若干年以后他要出师了,要离开师父到社会上去闯荡了,临走的时候他就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他就来向师父辞行了,老师我来向你辞行了,我要到社会上去闯荡了。老师肯定叮咛他一番了,说:你学了这么多年,各方面都不错,但是你到社会上去你要小心埃我问你:你到社会上去,你怎么去闯荡啊?怎么才混得开啊?这个人说:这个简单嘛,我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我见谁都送他一顶高帽子,恭维他,给他戴高帽子。高兴了嘛,到处都能吃得开了嘛。老师说:不行吧,你不能够见人都戴高帽子埃人家还是有人不吃你这一套的,另外你这个戴高帽子会害人的。因为你把人家乱恭维一番,不知不觉就被你恭维倒下了。他说:不行,老师你多虑了,想老师这么冰清玉洁,德高望重,学富五车的人那是少之又少,众观天下古往今来向老师这么大成就的人,那是了若晨星啊!向老人家这么可以挽狂澜,可随意改天换地可以重写历史的人,那也是少之又少,所以你老人家放心我到社会上去,绝对可以的。老师听完这句话,嗯!还不错!捋着胡子就笑了。然后这个学生从老师那个门出来,仔细的数了一下,还剩下九十九顶高帽子。还有一顶呢?已经被老师戴在头上了。很成功,第一顶高帽子就送出去了。所以高帽子给谁戴啊?给没有定慧的人戴。你翻开佛法的经典来看,在佛经里面这些大菩萨大阿罗汉,这些国王,这些很多了不起的方方面面的佛弟子,在赞叹佛陀,天上天下犹如佛,十方世界无比,用这样的词句来赞叹十方诸佛,赞叹释迦牟尼佛。在佛经里面那是司空见惯啊!佛菩萨可以说的是世间的凡夫的赞叹那算什么赞叹啊?赞叹佛菩萨的词句都到极点了,那么我们看看佛菩萨是怎么面对赞叹的?千万不要当戴高乐。我在哪里听到一个幽默的说法,戴高帽子就快乐,所以叫戴高乐。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见,人性自有利顿。佛法没有顿见,谁说的呢?六祖大师说的,我们老是在讲,顿教见教,顿法见法,没有顿见,他一再从本性上,从本来面目上强调,佛法没有顿见。因为人的根基有利,有顿,所以才显示佛法有顿有见,这个我们有一句话叫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句话从哪里来的?就从佛门里面来的。这句话他的本来是指什么呢?本来是说菩萨境界,佛菩萨他的一种度众生的大智慧,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可是这句话变味了,从褒义变成贬义了。因为只有佛菩萨才能做得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它要度化众生的时候它就说人话嘛,它要度鬼的时候,它就说鬼话嘛。它要度畜生的时候,它就讲畜生话嘛。所以,这个能力谁才有呢?只有佛菩萨有。我们没有,你们谁说两句鬼话给我听听?我们可能也会说鬼话?我们说鬼话是什么时候呢?糊涂的时候说话语无伦次的时候,那就是说鬼话了。佛菩萨才会具备这个大的力量,它要度化一切的众生,所以,众生的身份不一样,众生的根基不一要,他的这个接受的能力,能够接受到什么层次,所以佛菩萨的教育方式也不一样,刚好恰如其分,他是小学文化,你不能给他讲的太高,他是大学文化,你不能给他讲的太低,他是外国人,你得给他讲语言相通,他有什么嗜好?他的情绪在哪方面?或者他对哪方面反应迟钝?哪方面反应敏捷?这都是问题。所以度化众生的时候,这些方式方法,由于这些方式方法所表现出来,不径相同,所以佛法才有顿和见的差别。对这个人身上也许是顿,拿到那个人身上也许是见。在那个人身上也许是循序渐进的方法,在那个人的身上一点即透。顿法。所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__第十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