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__第十二讲
义,是诸佛教。这四句话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老生常谈的话,什么老生常谈,老生常谈这句话也是变成一个成语了,老生常谈就是老和尚经常讲的,这个老和尚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叫老生常谈嘛,后来这个话就传道社会上去,老生常谈,老和尚一天唠叨的不得了,唠叨来唠叨去就是那几句话烦死了。为什么要唠叨呢?因为不自悟修行,把那个不字去掉。自悟修行,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佛法不用争胜负,争人我,佛法的修为是在于放弃人我是非的争论,佛法的利益也是放弃这些争论,才能够增长,一个能够听懂这个话的人他就能够心悦成佛,心平气和的来讨论,然后双方都谦恭,双方都在注意听对方的长处,双方都在注意听这十句话里面有那句话我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他这样子去讨论,他注意倾听对方的,然后完了,产生鉴别,产生吸收,那么双方都是这个条件,双方都是这个状态,佛法就能够交流了。如果双方都是不接受对方的,不论青红皂白反正你我之间是抵触的,你说一句我就拿三句来辩论,那么这个双方都永远都说不到一块,拿这样就永远不是佛法。所以用这样的方法去却诤我法,增加我的贡高我慢之心,而且执着在四相,金刚经里面的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从哪里产生的,从我相产生,没有我相后面三相就逐渐就淡化了,因为有我相,所以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比方说有我相,我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的,然后有人相嘛,我看谁顺眼,我看谁不顺眼,我前一分钟因为他怎么样,我看他顺眼。都是因为满足了我的这个私欲,我的是非维标准,这叫人相。众生相就遥远了,度众生我凭什么要度众生?众生跟我是什么关系啊?我认都不认识他,我干嘛要度众生啊?如果我刨根问底来问,你为什么要度众生?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度众生,这个问题是不是显得很空洞啊?然后寿者相,什么叫寿者?这四相一旦成了四堵墙,就把你关起来了嘛。前后左右刚好四堵墙,你就在中间。所以佛法在什么地方得到收获呢?要破掉四相,破掉我法,随时随地。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注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在行、注坐、卧当中交流佛法。今天时间不够了,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