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__第十二讲
了三年多了。玄了三年多了,老和尚说:你今天很幸运,你碰到我这个老和尚了,要不然这辈子就玄死你了。这个典故也很有名。所以,向外求玄,不是佛法,佛法不在外面。而且理解佛法要非常非常圆融,非常生动,你是死板的去理解,那全是笑话。有一个秀才走路,走到一个河边,那个河大概就一个人把手升直了就这么宽,就这么一米多宽,一条小河。这个秀才穿着长衫,拿着扇子,摇摇晃晃的走到那个河边了,哎!这个河怎么过去呢?他不知道怎么过这个河,他左看右看这个河该怎么过呢?没有桥,他就去问旁边放牛的那个小孩,小朋友这个河要怎么才过的去啊?这个小孩一笑,你跳一下不就过去了嘛。小孩说你跳一下不就过去了嘛,这个秀才哦,跳一下就过去了,他把双脚并拢,咚一跳,咣就掉河里了。一下就掉到河里了,他很生气他说:你看你怎么讲话的,你叫我跳就跳到河里了嘛,我没有跳过去嘛。这个小孩哈哈大笑,我不是叫你这样跳,这个小孩走过来说:这个脚一腾空,脚一迈不就过去了嘛。这个小孩说我叫你这样跳,这个秀才很生气,你这哪里叫跳过去啊,你这叫垮过去。(众笑)你跳就是双脚并拢这样跳,你看是秀才错了?还是小孩错了?所以这个理解问题怎么理解?如果死板理解的话,所有死板理解的人,都要跳在河里面站在里面。所以,菩提只向心觅面活活勃勃的,这个活活勃勃不是无边无际不是没有分寸,不是不知进退,这个要千万注意,我们不要认为佛法强调活勃这一活勃就泛滥成灾了,就乱套了,乱了方寸了,这个不行。听说依次修行,天堂只在目前。天堂地狱在哪里?在每个人的心里。心在哪里?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光讲心里就成了一个遥远的概念,不现实,天堂地狱在哪里?在心里。天堂只在目前,地狱它也只在目前,所以一点也不玄。一点也不遥远。所以六祖大师说了这首无相颂,这首无相颂千古流芳,没有什么奇特深奥字眼,也没有什么让大家晦涩难懂的话,每一句都非常实在,他是最好的诗最好的词又是最好的境界,六祖大师不会写诗,但他写出了最好的诗,六祖大师没有学过词,怎么写偏题文,但是他写出了最好的,说出了最好的。所以我们研究诗词的人要读好诗吗?去读一读从古到今高僧大德德开示,高僧大德开悟以后写出来的诗句,那是世界上最好的诗句,他不光诗给你文学上面的享受,他还给你人格上面,思想上面,智慧方面很多很多享受。所以后人通过佛法的熏陶以后就总结从来了,写诗怎么写啊?学诗犹如学参禅,不悟真诚妄百年,不用呕心并提肺,须知妙语出天然。就怎么一首诗,学诗犹如学参禅,写诗就象参禅一样要开悟,学诗犹如学参禅,不悟真诚妄百年,你不悟当中的真谛,不开悟的话,一百年也写不出来好的词句,无须呕心并提肺,不要写到死去活来的地步,不要把心都挖出来了,肺都挖出来了写到这种程度,好像语不惊人,死不休一样,非要写出让人家惊恐万状那种词句,才叫好诗。不是须知妙语出天然,天然的才是美妙的。美妙的一定来自天然的,接下了,六祖大师说:善知识!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这个是六祖大师最后的总结,希望依照他所说的偈语修行,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佛法就是活在当下。没有等待,做功德不要等待,做善事不要等待,要修行也不要等待。如果要等待,我现在没有钱,等到我有钱的时候再做功德吧。我现在没有空,等到我有空的时候在做功德,我现在没有方方面面的条件。你到是讲等,可是很多时候客观上没有机会等。古时候有这么两个师父,两个人商量好了说:我们要去朝普陀山。然后一个说:我们计划一下,过一段时间去朝普陀山,另外一个说:好啊,好埃两个人就商量好了,过了一年多,过去是走路嘛,差不多一年多以后,两个人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