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讲记__第十二讲
德在什么地方做呢?在日用生活当中做,所以,日用常行饶益,你看这个包括那些看电影看文学剧本,里面不是说出家人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里面都写了,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呢?慈悲心的体现,扫地都舍不得把蚂蚁啦,虫子啦一扫帚把它扫死,就是不忍心嘛。爱惜飞蛾,爱惜飞蛾的性命,那个飞蛾扑火,看到有火的时候它就扑过了,容易被烧死,出家人就找一个纱罩,把那个灯罩起来。所以免得那个小飞蛾撞上去,烧死了。这个是里面讲出家人,是不是这样呢?是这样。那么慈悲心的体现体现在生活当中,饶漪就是慈悲心的体现。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那怕说一句话,这个就很具体。不是说要做那个天大地大的大事情,这个挂些口号在嘴上,安得广厦千万间,与天下寒士聚欢言。我发了财,我买一万套房子,没钱的人都送他一套。这不是吹牛吗。谁信这个话?等到你有一千万的钱的时候,等到十倍子以后喽。都不一定能够实现,这些不现实的话,根本没有办法兑现的口号的话,佛门是不提倡说的。怎么饶漪众生怎么利益众生,就从眼前,就从当下说话做事,你说一句话都让人家听到都象万剑穿心一样,你还怎么去利益众生呢?一言一行都给人家带来伤害,都以自己的利益做为宗旨,这个就谈不上饶漪众生了。所以佛法讲日用常行饶漪,太虚大师有这么一句偈语说:佛法如如万法融,僧僧俗俗本缘通。若人会得此中意,尽在寻常日用中。这就是佛法。什么是佛法?佛法如如万法融洽,都融会贯通的。真真俗俗本缘通,出世间也好,世间也好是圆融无碍的。若人会得此中意,如果有谁懂得这个意思,尽在寻常日用中。就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透露出来了。所以,说话能不能够利益众生?能不能够培养功德?培植福报方方面面,就看这个人善不善于处事为人?他专门找一个地方去培养功德,专门找一个地方去断烦恼,专门找一个地方去开智慧,是,凡夫是要有这样的一个环境,可是当我们有这样的一个环境的时候,就不珍惜了。所以,过去有时候我看到到庙里面去是培养功德的地方了吧,是断烦恼断是非的地方了吧,嘿!不是。他吵架还专门选黄道吉日呢。(众笑)他不是黄道吉日他还不吵架,为什么他会选黄道吉日呢?佛菩萨圣诞的时候啊,初一十五的时候啊,他吵的罪凶。所以,有一天我看到两个人在吵架,那天正好是十五,越吵越凶,谁都劝不住,后来我从我地房间里面走出来,你们两个吵架还挺会选日子的,平常不吵,半夜不吵,没有人地时候不吵,你悄悄地不吵,你偏要选到早上,很多人来围观,你们觉得很过瘾是吧?这个是连吵架都都是选了时候的,专门请算命先生给他看了一下,所以,断烦恼在什么地方断呢?这个地方就很现实了。然后敲门,这个是很小一个动作,你看那个电视剧稍微带一点古装的发现,里面一个细节,去拜访人家的时候,古时候的大门上有一个环,那个环干什么的?咣咣咣,就是拿那个环敲门的。他既是用来拉门的拉手,也是用来敲门扣三下。里面如果没有回答扣三下,实在没有回答,在扣三下。没有回答就走了。开始轻一点,后来加重就可以了。可是我遇到的人不是这样的,有人敲我的门,不管是居士也好,不是居士也好,敲三下,有时候我在打坐,有时我在看书,在诵经。他不管,咣咣咣敲三下,师父没有听见,再敲三下,没听见,然后拳打脚踢,恨不得拿一根杠子来撞门了,有些还要翻到窗户上,师父在干什么呢?师父不是坐在那里吗?为什么不开门呢?他不管你是诵经也好,打坐也好,非要把你打出来不可。你今天不出来的话,他是不饶你的。所以有一次吵得不行,我出来了。我说我欠了你几百块钱吗?师父你没有欠我钱啊,我没有欠你的钱,你为什么打那么凶啊?你看这个小细节,这么小一个细节,都能分出是上根中根下根,日用常行饶漪,多替人家想。多替人家谅解,多考虑仔细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目录 > 《》讲记__第十二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