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利集
台,求大老爷与犯妇伸雪寒冤。”白公曰:“可将原情说来,不要隐瞒。”王氏即将捞虾送饭,遇魏有仁路过,说话倒茶,丈夫生疑,归家打骂,至夜肚痛身死,公婆具控,从头直诉。白公听了,又将案卷细看,沉吟良久,即吩咐打轿到高家勘验,随押王氏一路来至高家。良栋已在户外高打一厂,保甲俱来迎接,已备锄子。白公曰:“不必勘尸。”即四处观望,问王氏:“当日倒茶与魏有仁在何处?”王氏指明其地。又问:“当日送饭,你夫吃也未吃?”答:“吃了。”又问:“你夫吃饭时,你在那榻未曾?”答:“犯妇送饭,放在梧桐树下,喊夫来吃,夫未动身,有仁适至,犯妇即归家去了。”白公走到树下,王氏指石是放饭之所。白公看罢,曰:“此案我知道了。”即回厂坐下,喊人捞虾,叫王氏照当日煎好,与饭送往树下,看即回,先命人在树恻隐身观看。不久,有酒杯大的蛇从树穴中吊下,在虾中放毒,后仍入穴而去,即禀白公。白公叫以虾喂犬,伐树杀蛇,其犬即死。良栋见此情景,泣曰:“我儿岂不是蛇毒死的呀!可怜冤屈媳妇,受了无数惨刑,千般苦难。若不遇着青天,枉死城中又添一名冤鬼了!”乃问白公认错。白公曰:“你儿平日知惜物命否?”答:“我儿乎日最爱杀蛇。”白公曰:“此冥冥中自然之报施也:”即叹曰:“人情物理有循环,善恶昭彰在眼前。天网恢恢无疏漏,仇报仇来冤报冤。”又谓王氏曰:“此案皆尔夫妇多伤生命,脾气乖张所致。尔夫不杀蛇,不能伏祸之机;尔不捞虾,不致夫于死命。男分女别,嫌无由生,孝亲顺天,冤从何起?尔自今以后,应宜洗心革面,改过自新,方能赎前愆而享后福。今亦不必进城再去抛头露面。”即把王氏红衣、刑具解了。王氏泣涕,叩头感谢而去。
众乡老问曰:“大老爷怎知树中有蛇放毒,白此冤情?”白公曰:“向见此案,因煎虾送饭,心中疑惑。今见桐树中空,即知有物,案情在此,故命王氏照前设食,蛇见辛香,必思喷泄。故下而洩之。亦由王氏悔悟,善念一生,吉神相随,有莫之为而为者。但世间伤生之事,莫甚于杀蛇捞虾,世人全不思想,以为些微小物,往上打捞,伤生害理,结冤遭报,深可怜悯。”遂作歌以劝之:
提羊毫来把众人劝,尔百姓一一听详端:
人在世存心要慈善,莫伤生去把口腹贪。
体上天好生心一片,虽微物不可去伤生。
第一要莫去食牛犬,戒鳅缮莫往灶屋煎。
凡虾蟆龟鳖与蛤蚌,与螺蛳一一当悯怜。
惟有蛇与人无碍占,虾虽微亦受气于天。
上古时鱼有二斤半,方拿去待客把酒筵。
伤一命一家都饱暖,就有罪也不致如山。
食一虾即犯罪一件,食一顿罪孽有万千。
尔世人何不自打算,为甚么口腹造罪愆?
物与人性情不相远,凡贪生怕死皆一般。
是君子当把疱厨远,闻其声不忍把肉餐。
能爱惜物也知铭感,德报德有冤便报冤。
买老牛免脱抢劫难,救了犬乳子接香烟。
放灵龟曾报无头案,放大鳖得宝富齐天。
救虾蟆获珠为显官,放螺蛳免祸小燕山。
我今日又审此一案,真正是报应甚显然。
男杀蛇遇蛇把命短,女食虾因虾受牵连。
尔众民当以此为鉴,一个个急早改心田。
惜生命莫把他作贱,戒口腹重命结善缘。
贫贱的受戒永不犯,有钱的买来放深涧。
尔众民个个存善念,老天爷自然心喜欢。
免却你三灾和八难,一年中四季乐平安。
将歌作毕,命人刊板印送。即回阳城,与县官言明。县官深加佩服,自悔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