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六、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
产生了几何学,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失调问题的需要,推动了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的发展。实践的发展还能促进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俗话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老渔夫伏在船舱里听水声,就可以分辨出水下是何种鱼群。生活在大森林里的老猎人,听到鸟叫声就可判别出是什么鸟。蛇医看见被蛇咬伤过的伤口,能够立刻指出这是眼镜蛇还是响尾蛇,等等。这些都表明,谁在哪一方面的实践多,而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谁对哪一方面的知识就多,人的认识能力正是在实践中锻炼提高的。社会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就越强。社会实践的发展,促使人们一代比一代更聪明。

    实践的发展还能给人们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人靠自身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的范围是有限的,而实践提供的科学仪器大大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现代科学的检验手段,可以从一滴血迹、一根毛发或一个烟头验出其血型和其他成分,帮助破案。飞驰在高空中的人造卫星,可以把地面行人拍摄下来。实践发展所提供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级的认识工具的技术手段,日益扩大人类认识的视野,使认识不断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

    总之,认识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实践。而在实际生活当中,有些人并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不懂得人的认识从产生到发展都要依靠实践,而认为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全靠有一个好的头脑。诚然,有一个健康的头脑,是获得知识不可缺少的前提。但是,人的生理只是能力发展的一个物质条件,它本身并不是能力。如鲁迅说:“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人的聪明才智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如果脱离实践,再聪明的头脑也会变得迟钝。仲永的故事就能说明这一点。

    我国宋代文学家、号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写下了一篇文章叫做《伤仲永》,说的是金谿这个地方有一个名叫仲永的儿童,五岁能写诗,因此出了名,他的父亲也受到了敬重,有的人甚至出钱来求他写诗。他的父亲以为这是生财之道,每天拉着他到处卖弄他的才能,不让他好好学习,想凭着儿子的聪明的大脑发财致富。可是,等到王安石见到仲永的时候,仲永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作诗,远不像过去传闻的那样好。又过了七年,王安石再打听仲永的情况,仲永已和普通人一样,什么特殊才能也没有了。

    我们看完仲永的故事,是不是觉得仲永太可惜了,要不然,他不就成为一代大诗人了吗?他不注意从实践当中发展自己的才能,结果什么才能也没有了。我们应该吸取仲永的教训。谁自以为比别人聪明而不去刻苦学习,那么他就会变得落后,也不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习是这样,生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也是这样。我们这一代少年朋友有优越的生活条件,社会的关心,父母的宠爱,往往使我们忽略了自己生活能力的锻炼。有的同学离开父母就不行了,自己照顾不了自己,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只有在实践当中不断发展自己的才能,才能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既然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如此重要,我们就要尊重实践,勤于实践,从实践中求真知,在实践中长才干。据说,我国宋代的陈尧咨很会射箭。有一次,一个卖油翁在旁边观看,陈尧咨连射几箭,颇为得意地问卖油翁:“你看我射得如何?”老翁答道:“不过手熟罢了。”陈尧咨很生气。于是这个卖油翁拿出一个有孔铜钱盖在油葫芦上,然后用勺子舀了一勺油,高高举起,倒了下来,只见油细若丝,穿钱而过。勺里的油倒完了,铜钱上却没有一点油星。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而已。”后来有人根据这个故事演化出“熟能生巧”一词,说明经过多次反复的实践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简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漫谈目录 > 六、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