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辑:无边黑暗中的灵魂呼号
能够不为这样的信所感动吗?让我来祝福那个年青朋友早日恢复健康取得自己的幸福罢。

    慧和影这两个女子一定是有的,但我一时却指不出她们的真姓名来。有人说慧是某人,影是某人,另一个人的意见又和第一个人的说法完全不同。我仔细想了一下,我说我大概是把几个人融合在一起,分成两类,写成了两个女子。所以粗略地一看觉得她们像某人和某人,而仔细地一看却又觉得她们与某人和某人并不相像。

    《雷》写成以后在《文学》一卷五号上面发表了。过了一个多月我开始为第二卷的《文学》写作长篇《电》,预备这样来结束我的《爱情的三部曲》。

    起初我的这的题名是《雪》,写了几章以后才改用了《电》这个名称。为什么要用一个《电》字?我的解释是:“《电》里面的主人公有好几个,而且头绪很多,他很适合《电》这个题目,因为那里面恰像有几股电光接连地在漆黑的天空里闪耀。”

    这是在一个极其安舒的环境里写成的。我开始写前面的一小部分时,住在北平那个新婚的朋友的家里,在那里我得到了一切的方便,可以安心地写文章,后来另一个朋友请我到城外去祝我去了。他在燕京大学办事,住在曾经做过王府的花园里面。那地方很大,白天众人都出去办事了,我一个人留在那样宽阔的园子里,过了三个星期的清闲生活。这其间我还游过一次长城。但我毫不费力地写完了《电》。

    我说毫不费力,因为我写作时差不多就没有停笔沉思过。

    字句从我的自来水笔下面写出来,就像水从喷泉里冒出来那样地自然,容易。但那时候我的激动却是别人想象不到的。我差不多把全个心灵都放在那故事上面了。我所写的人物都在我的脑里活动起来,他们和活人没有两样。他们生活,受苦,恋爱,挣扎,笑乐,哭泣以至于死亡。为了他们我就忘了自己的存在。好像不是我在写这文章,却是他们自己借了我的笔在生活。在那三个星期里面我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只看见那一群人,他们永久不息地在我的眼前活动,不让我有一刻的安息。

    我的激动,我的痛苦,我的疲倦,恐怕只有那个请我来这里写文章的朋友知道。

    我仿佛在参加一场大战。我好像一个将军在调动军队,把我的朋友(我自己创造出来的兵卒)一个一个地派遣到永恒里去。我写了雄和志元的处刑,我写了亚丹和敏的奇异的死。

    我写完了这。我差不多要哭了。隔岸观火的生活竟然是这么悲痛的。

    写成后我先寄了前四章到文学编辑部去,后面的一部分是我自己回上海时带去的。到了上海我才知道这已经排好两章,但终于因了某种特别的缘故,没有能够发表。我便又把这带到北平去。我和两个朋友商量了一些时候,终于决定把它在《文学季刊》上面发表了。

    我把《电》的内容稍微删改了一下,改动的地方很少,不过其中的人物凡是在《雨》和《雷》里面现过身的都被我改了名字,我当时曾作了一个表,现在就把它抄在这里:佩珠——慧珠仁民——仁山志元——志成剑虹——剑峰陈真——天心亚丹——继先影——小影慧——一萍敏——炳碧——碧玉德——宗熊女士——洪女士《电》在《文学季刊》,上面发表的时候分作了上下两篇。

    题目改为《龙眼花开的时候》,另外加了一个小题目——一九二五年南国的春天。作者的姓名变成了欧阳镜蓉,的确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在上篇的开始我引用了《新约》《启示录》中的两段话:我又观看,见一片白云彩。在云彩上坐着一位好像人子,头上戴着金冠冕,手里拿着快镰刀。又有一位天使从殿中出来,向那坐在云彩上的大声喊着说:伸出你的镰刀来收割,因为收割的时候已经到了。地上的庄稼已经熟透了。那坐在云彩上的便把镰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巴金自传简介 >巴金自传目录 > 第四辑:无边黑暗中的灵魂呼号